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2016年04月2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楼市治乱需先管好中介
汤嘉琛
  汤嘉琛

  继出台“史上最严限购政策”后,上海再次出重拳打击房地产炒作:上海银监局23日发文称,根据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稽查结果,将从4月25日起暂停辖区内各商业银行与太平洋房屋、仁丰、我爱我家、佳歆、汉宇、链家等6家中介的业务合作1个月,同时暂停7家商业银行营业机构个人住房贷款业务2个月。

  监管部门出重拳治乱,表面上是年初上海链家“出售查封房事件”引发的蝴蝶效应,实际上则是房产中介市场多年积弊的集中爆发。这种惩罚性监管措施,抓住了房地产市场乱象的“七寸”,有利于督促商业银行、房地产中介和购房贷款申请人三者之间形成应有的诚信体系,维护上海房地产市场健康和稳定发展。

  以高于银行数倍的利息为购房者“垫资”、对已被查封的房源审查不严,只是房地产中介乱象的冰山一角。无论买房者还是卖房者,只要与房产中介打过交道,都能或多或少察觉到这个行业的猫腻。事实上,从获取房源、房产买卖、银行按揭到资金托管、过桥金融、金融理财,房产中介的每个环节都不乏违规之处。

  毫不夸张地说,一些房产中介已成为哄抬房价的始作俑者,以及房价非理性上涨的最大受益者。比如,房产中介通过独家签赔协议,拉高房价的比例高达10%—30%;比如,中介经纪人鼓动卖房者跳价,并向买房者传递虚假的市场信息;再比如,中介故意拉长用户借贷和沉淀资金的时间,挪用购房款并获取暴利。

  尽管公众对房产中介的劣性耳闻目睹,但在各家中介几乎垄断所有房源的情况下,买房者和卖房者只能被动挨宰。一方面,房产中介以其强势地位,与买卖双方签订了显失公平的服务合同,一旦出事,基本能将自身责任撇得一干二净;另一方面,房产中介、银行员工与政府工作人员,实质上已形成一条灰色利益链。

  此次上海市监管部门对房产中介出重拳,显示了职能部门对房地产市场“拨乱反正”的决心。虽然某些行业“巨头”能够动用一些资源,将这一两个月惩罚的损失降到最低,但这种此前少有的主动作为,仍将对房地产市场治乱产生积极影响。如果严厉的监管能形成常态、形成“全国一盘棋”,其治理效果更值得期待。

  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值得鼓励和保护,但扰乱房地产市场秩序、以“互联网+”创新的名义打擦边球、侵占公众权益的行为,必须严惩不贷。对政府而言,管好房产中介,将房地产市场引导至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是至关重要的“维稳”;对房产中介而言,应该有基本的行业共识:玩火必将自焚,守矩方能致远。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保健/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4版:互动/新民健康
楼市治乱需先管好中介
《悟空》空悟
仪式感
以两只手构建“疫苗信任”
如此改变
常州毒地事件舆情应对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楼市治乱需先管好中介 2016-04-25 2 2016年04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