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苏族”来了
还在读大学的高小姐穿着流苏皮裙,披着有流苏的披肩,背着有流苏的皮包。她说,这是户外音乐节的“标志性装束”,起源于美国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确切说来,就是波西米亚风、嬉皮风,流行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流苏,就是这两种“风”的细节标识。她是与同学们一起来的。王同学明显有备而来,他一到滴水湖西岛,就亮出黄色的塑料沙发充气。李同学则铺开一条野餐垫,打开野餐篮子,拿出三明治和饮料,招呼大家一起找一个既能看到舞台大屏幕又舒适的地方晒着太阳听着歌……还有抱着孩子来这里的年轻家长,一边期待自己的偶像S.H.E登台,一边逗孩子玩耍。
“音乐节”到了
主办方之一浦东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杜永平总经理说,早在规划滴水湖的时候,就特地考虑往湖内延伸了一块约6万平方米的长方形地块,就是用于举行大型文化活动,形成“水边舞台”。在春天的滴水湖畔举办“春浪音乐节”,主题再为契合不过。为了使得音乐节主题“集中”,特地搭建了一个长达148米的舞台,其背景板高达30米,几乎也有30米高的3块大屏幕,以及绚丽的灯光舞美,使得距离其2公里外就能知道“音乐节就快到了”。舞台旁,还搭建了一座大瀑布。在这个能变色的“幻境”巨型舞台登场的,还有苏打绿、方大同、丁当、谭维维等著名歌星……虽然这两天的活动都是从下午2点半起举办到晚上9点半,但是歌迷们提前4小时就前来排队。这些能够唱出大家青春岁月里的挣扎、悸动、后悔与感激的歌星,经常引发全场大合唱。
为了配合谢幕后的交通,轨交16号线也延长了运营时间、增加了班次。“春浪”使得假日“音乐远足”有了新去处,也使得滴水湖一带人气更旺。因而,今后3年内的滴水湖都将迎来“春浪”。音乐,真的能提升生活趣味和品质。 首席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