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我国最常见、严重危害生命的恶性肿瘤之一。2015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共有429万新发肿瘤病例和281万癌症死亡病例,其中,肺癌的发病率最高,并且其死亡率也排在不同肿瘤类型之首。在刚刚过去的“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科主任高蓓莉教授提醒:“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上海也不例外。但由于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很难及时发现,我国约50%的肺癌患者在诊断时已属于晚期。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延长肺癌晚期患者生存期至关重要。如今,肺癌治疗提倡精准理念,靶向治疗能够使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显著延长。”
上海肺癌发病率居全国之首
上海每日新诊断出肺癌患者23人,肺癌发病率居全国之首。高蓓莉主任认为,这和城市的工业化发展、空气污染、工作压力大、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人口老年化、诊断率高和统计数据工作好有关。
高主任介绍:“肺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晚期会导致患者干咳、咳血、咳痰等,还会严重影响呼吸功能。当癌细胞扩展到胸膜,还会出现胸水,压迫肺癌,加重呼吸困难。此外,肺癌晚期时癌细胞向全身扩散,扩散到脑或肝脏等人体重要脏器,可引起脑和肝脏的功能紊乱,这些脏器受损害过大,就难以维持正常生活,危及生命。”
约5成亚洲患者存在EGFR基因突变
早期肺癌患者可通过手术进行治疗,部分肺癌患者可达到治愈的效果。但由于50%的肺癌患者诊断时已是晚期,靶向治疗成为一种主要治疗手段。高主任介绍:“靶向治疗可以在患者体内找到明确的致癌靶点,通过与相应的受体结合,阻断癌细胞赖以生长的信号传递,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繁殖,使其特异性死亡而不波及正常细胞组织。靶向治疗,毒副反应小,而且多是口服,患者易于接受,在控制患者病情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生活质量。而且,相较于化疗,靶向治疗可显著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在上世纪90年代未出现靶向治疗前,肺癌治疗主要以化疗为主,肺癌晚期患者生存期只有8至11个月左右。自2005年,靶向药物吉非替尼进入中国后,EGFR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接受靶向治疗中位生存期接近3-4年。”
“患者在进行靶向治疗前,要先做基因检测来确定自己是否适合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基因突变的类型中,检测出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的患者适合接受靶向治疗。”高蓓莉主任说,“总体来说,亚洲肺腺癌患者相较于西方肺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更高,约为5成,而白种人仅为2成。这说明,亚洲肺腺癌患者较西方适合靶向治疗的几率大。”
上海女性肺癌增长速度高于男性
调查显示,上海女性肺癌增长速度高于男性。高主任解释,这可能与上海女性工作压力大,抽烟比例上升,以及上海女性喜欢高温烹饪有关。油在高温下会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物质,有专家曾做实验发现,如果油被加热到150℃,就会生成油烟的主要成分——丙烯醛。丙烯醛有强烈的辛辣味,对鼻、眼、咽喉黏膜的刺激性比较强,可能引起鼻炎、咽喉炎、气管炎等疾病。实验发现,油加热到270~280℃时,产生的油雾凝聚物就可能导致细胞染色体损伤,可能致癌。
另外,高主任提醒:抽烟是肺癌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市民最好戒烟,不吸烟的市民也应远离“二手烟”;还应注意预防肺部慢性疾病如慢阻肺或肺结核等疾病;避免长期接触铀、镭等放射性物质及其衍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