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苏轼的念奴娇词《赤壁怀古》乃千年绝唱,流芳百世,曾引起人们浮想联翩。近日,看到描述苏轼《赤壁怀古》意境之大型木雕,为之震撼。
此件作品,为一件大型海南黄花梨老料雕琢的山子。高86厘米,宽68厘米,纵45厘米。其工艺师法明初黄花梨瘤疤根雕技法,巧用海南黄花梨老桩料自然流转的木纹,深浅交替的自然色泽,老料中天然深赭色油性光泽,或深或浅,顺纹或瘤疤,体现出赤石矶的变幻层次,富含火烧赤壁千年场景之壮观风貌。凭借海南黄花梨老料之瑰美的纹理、莹亮的色泽,经雕刻家缜密构思、布局,采用了圆雕、浮雕、浅雕、透雕等各种手法,巧妙地利用料中之深浅木纹作阴阳面的断面处理,使之浑然成趣。垂于江面中的细枝、山顶处苍虬的古松、山中迎风飘摆的竹枝……刀法老辣、苍劲,精雕细琢,灵活而有极强生命力。山上的梯道、山腰上的庵堂、山头的望江亭、山脚处古屋,掩映在林中的古树,虽繁复又显得那么自然,险峻壮美,美不胜收,禁不住令人为其精湛的技艺而折服,拍案叫绝!
让人称奇的是,作者巧妙地运用材料进行了微观处理:三座山峰似耸立的三位仙道,仙风道骨,亭亭玉立,极像民间传说的“福、禄、寿”三星。又通过松柏、竹、梅多种植物分布印证岁月之悠、沧海桑田之轮回。
这件木雕不仅材料弥足珍贵,雕刻创作也独具匠心,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想象空间,将东坡先生《赤壁怀古》的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时间在那一刻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