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弘的画面充满生活气息,层峦叠嶂、飞流急湍的构图显示出峻峭幽深、烟霭茫茫……在2013年普陀区美术家协会首届画展上,当观众看到这幅四尺对开的水墨山水画《佳景自在深山中》时,无不驻足凝观,对其大气空灵褒誉有加。更令他们惊讶的是,这幅画竟出自女画家之手。这位女画家,便是普陀区美协常务理事董缨女士。
董缨,又名董小君,斋名缘墨轩。说起来也真是“缘墨”,她自幼受水彩画家父亲潜移默化,对绘画艺术产生浓厚兴趣。后来又以画为媒,与中国画家徐林兴先生喜结连理。良好的学习、创作环境,大大激发了董缨的艺术潜质。
外师造化,在国画创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董缨的夫君徐林兴是国画教师,经常带学生到各名山大川写生。这时,她总是作为“编外学员”,自费随大家一起“搜寻奇峰打草稿”。常常是,面对悬崖绝壁、飞瀑流泉,她不顾安危,努力寻找最佳观察点,从对自然造化的饱游饫看中汲取创作灵感。她的许多佳作,如《佳景自在深山中》、《黄山胜景》、《万壑松云》等,就是如此地一幅幅流淌出来的。
一般来说,女画家偏爱花鸟画。而秀外慧中的董缨却更执着于山水墨,尤其是水墨山水画。她的画,立足传统,同时,注重构图、章法、笔墨的推陈出新,以新的视角来审视笔墨语言的表现力。她的作品,善于采用近景、中景、远景的逐步推进,形成梯度和节奏的内在联系,以此显现、概括繁复的景象。可能是性格使然吧,她最爱画四尺、六尺巨幅山水,画来大气空灵、酣畅淋漓,自有一股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
无庸讳言,董缨的艺术之路比男画家走的更艰辛,因为她必须肩负更多老老幼幼、相夫教子的重任。好在,她并没有被压垮。每天晚上,处理好家务,照顾好父母子女入睡,便是她驰骋于艺术天地的时间。她也从中感到无比愉悦。诚如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所说:“爱好永恒无限的东西,足以培养我们心灵,使之欢欣愉悦,也最值得我们去追求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