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初次在网络上见到粤语区人士说起“三点三”这个时间概念的时候,望文生义地以为指的是三点三刻亦即三点四十五分,后来才知道,三点三其实指的是三点一刻,后一个“三”表示分针在钟表上走了三个字。
三点三,是下午茶时间。
就算不是英国人或生活在深受英式文化浸淫的香港,也未必知道“下午茶”为何物,然而上班族午后例必有一段头脑发昏的困倦期,只能做些整理资料之类的事务性工作,等这段时间熬过去,脑筋重归清醒,看看电脑右下角的时间,离下班还有两三个小时,往往的确会自动生出摸出点零食解解馋的念头,再配上杯奶茶或咖啡或热巧克力,要加夜班的话,这顿下午茶丰盛一点,晚饭都可以省掉。其实,会在办公室里囤零食的员工,才是视公司如家的敬业好员工吧。
网上有个帖子,大家热火朝天地讨论“最适合在办公室里吃的零食是什么”,共识是最好独立包装,一口一个,不能有太过扰民的浓重气味,那个帖子我收藏了常去看看更新,见到什么没吃过的上网搜出来下单,几天后就送到办公楼下,办公室零食因此花样翻新,好长时间都不会重样,而且常有惊喜:奶香十足又不会太甜的牛奶大福,芝士曲奇、百分之七十五可可脂的手工黑巧克力……最近的新宠,是看某个时尚公号的博主提起某香港老字号的杏仁霜她很爱喝,立刻上网买了一罐,一尝惊艳,果然如那位博主所说:“入口清香浓纯,在喉间滚动如丝绒。”打开铁罐,杏仁的香气扑鼻而来,舀两勺到杯子里往饮水机走的时候心情会特别好。平常逛街,见到新开的甜品屋一定要进去看看买几样尝尝,电脑里那张搜出链接等着买的零食单子隔几天就能加上一行,囤货还多着一时不能买没关系,看看都心情愉快。
五味之中,甜味毫不拐弯抹角最直接地击中我们和喜悦有关的那部分神经,因此英文称心爱的人为“甜心”,中文把吸引人的好处叫“甜头”,而圣经中更把“应许之地”描述为“流淌着奶与蜜”,简直是一道甜点的材料,都是殊途同归的表达。香甜的奶与蜜之味,从人类最初的记忆起,就是心目中上天赐予的,最能令人开心一点的味道。
董桥先生有篇名作《中年是下午茶》,菜单是“搅一杯往事、切一块乡愁、榨几滴希望”。也许,往事、乡愁和希望之外,下午茶还是一点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