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浦东市场监管局向芝麻信用提供了去年以来的行政处罚、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罚款逾期未缴纳等多类浦东新区范围内的企业信用信息,首批总计近6万条,数据保持实时更新。
据芝麻信用数据统计,浦东市场监管局提供的首批失信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在芝麻信用消费信贷场景中的平均违约率为1.2%,比平均水平高出0.4个百分点。芝麻信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有5万多经匹配核实的失信企业和个人被列入芝麻信用重点关注名单,芝麻信用会将接收到的失信企业信息列入重点关注名单,并披露给相关合作商户。此外,还会在各种信用服务的应用场景中,对失信者酌情予以限制。
记者了解到,政府部门与征信机构的此次合作将产生多方共赢的积极效应。以某文化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潘某为例,2014年,潘某曾因与他人的债务纠纷上了法院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2015年7月,最高法和芝麻信用共享信息联惩“老赖”后,潘某被限制申请贷款、不得在网上有高消费行为。如今企业又上了芝麻信用的重点关注名单,是因其2015年虚假宣传受到浦东市场监管局的行政处罚。
“潘某和他公司的案例绝非特例,政府部门与第三方商业征信机构尝试联合惩戒,就是希望信用约束的‘大网’从政府部门拓展至更为广阔的市场、社会,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体会到只有诚信守法才是‘王道’。”浦东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表示。
同时,商业征信机构反馈至政府部门的数据也是“宝贝”。一方面,浦东市场监管局计划对芝麻信用重点关注名单上的企业采取高风险预警、适当增加检查频次、实施全项彻查等重点监管措施。另一方面,守信行为也会对企业信用评估产生正面影响。
据悉,商业征信机构对企业及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会予以删除。企业及个人一旦出现失信行为,并非“一刀切”。
本报记者 宋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