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3:好吃周刊/吃遍中国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5月2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女人乌托邦”:感受阿美人的原汁原味
王宇萌
  文/王宇萌

  “连绵的青山百里长呀,巍巍耸起像屏障呀喂;青青的山岭穿云霄呀,白云片片天苍苍呀喂……”在进入花莲县光复乡的马太鞍部落的路上,朋友事先准备好了熟悉的音乐。马太鞍是中国台湾省最大最古老的阿美人部落聚集地,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所谓的马太鞍指的是当地一种树豆,是过往阿美人的主要干粮,马太鞍因为盛产此种树豆,也就因此得名。

  体验欢乐的“捕鱼祭”

  高山族是居住在我国台湾省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台湾省台湾本岛的山地和东部沿海纵谷平原以及兰屿上。台湾当局称之“山地同胞”,简称“山胞”。因地区、语言的差异,内部有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鲁凯人、卑南人、曹人、赛夏人、雅美人等之别。高山族中人口最多的族群——阿美人(阿美是“北方”的意思,是阿美南部的人对北部人的称呼)约有14万人。

  男子“嫁”给女方、子女从母姓、女方拥有家庭财产权和部落实际控制权,阿美人部落至今仍在相当程度上保留着神秘的“女人乌托邦”特色。阿美人虽然在台湾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但过去以种田为主业,男子的战斗力比不上其他山地族群,在部落冲突中战死者多,为维系族人血脉,就形成了靠组成大部落来自保的大型社区和以母亲为主体的家族结构。

  我们去的马太鞍部落的那天,花莲溪入海口的海滩上彩旗迎风招展,老少笑逐颜开,分外热闹。阿美人一年一度的“捕鱼祭”在这里举行。祭奠仪式开始后,20多位盛装的阿美男子代表来到细浪舐岸的海滩边,年高位重的前排席地而坐,年少辈轻的站在后排。面对湛蓝的大海,只见前排尊者端起象征身份的材质形状各异的酒杯喃喃而语,猛饮一口又迅即喷在眼前地上。接着发出一阵欢呼,而后排的人也是一阵唱和……在“加油”声中,捕鱼比赛开始了。站在海堤上,放眼望去,但见礁石滩前,有许多的阿美男子抡臂撒网,他们要在一个小时内大展身手,一决高下,看谁捕到的鱼最多。

  “捕鱼祭”是阿美人一项重要的仪式,起源于阿美祖先乃从海上漂流到东海岸,为感谢海神一路护佑、并得以繁衍子孙而举行。捕鱼是男人的责任,对阿美人来说不仅是经济活动,更是重要的仪式和文化传承。以年龄划分阶级的阿美人,从捕鱼一事中建立长幼生活经验传递,并教导少辈了解及尊重自然生物,男性也从中强化自身对家庭的责任。“捕鱼祭”限男性参与,男人们带着渔网、渔具及祭品,居住在海滨者驾着船筏下水,内陆地的族人则将溪流围堵起来;待渔获上岸后便在岸边就地烹煮,并与宾客一起分享。

  比赛完毕,烤鱼由妇女来完成,以示她们对男子的嘉许。这时,将一道道佳肴排列整齐后,再依年龄阶级由大至小分发共享,借此告诉年轻的族人们,要懂得敬老尊贤,遵从长者的道理。而年长者也会将分剩的鱼虾,再分给年龄阶层较低或表现优异的少年们,以表示鼓励与嘉许。按照古礼,整个“捕鱼祭”仪式结束后,后生们还要把老人背回家。“捕鱼祭”其实是一个聚会的方式,除了祭典仪式,捕鱼比赛,还会有划船比赛和摔跤比赛等饶有趣味的活动,来展示阿美男子的风采。所以,整整一天,海滩上荡漾着阿美人的欢声笑语。

  因应着四时的运转和作物收成,传统的阿美人一年到头,都有相应的祭典。阿美人有三大特有的祭祀活动——“播种祭”、“捕鱼祭”和“丰年祭”。“播种祭”即每年春天要播种时,祭告农业神祈求五谷丰收。“丰年祭”即每年八月月圆时,全族不分男女老幼,大家都穿着漂亮的服装,围着营火,载歌载舞,以答谢神灵的庇佑及庆祝农作物丰收。“捕鱼祭”,即每年六月。捕鱼祭一方面是为了祭海神,另外一方面是为了让年轻人继承先辈的传统习俗,让阿美人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精神绵绵不息。

  “吃草的民族”爱美食

  花莲市原名“崎莱”,是阿美人对当地的称呼,汉族移民称之为“洄澜”,是因为花莲溪入海口处与海浪激荡,迂回澎湃,故称洄澜。清同治年间,以其谐音改称花莲。花莲县有1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海岸线的再东边是看不到边际的太平洋,而大洋的对岸就是美洲大陆西海岸。这里的海,不是北方的深色,也不是热带的蓝绿色,是一种纯粹的蓝。

  传统上,阿美人以小米、芋头等谷物及根茎作物为主食,佐食则包含了野菜及鱼肉,野菜的采集尤其广泛,举凡山苏、过猫、山茼蒿、龙葵、刺苋、林投、树豆、藤心等,都是阿美人津津有味的佳肴,族人也常自称为“吃草的民族”。

  随着时代变迁,阿美人已普遍接受以稻米为主食,但嗜食野菜的风尚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广被其他族群接受。炒山苏、藤心排骨、过猫、山苦瓜、面包果、槟榔心等,早已成为许多家庭、大饭店、餐馆里的必备菜,花莲市的各大饭店,也常常季节性推出原住民美食活动;只是多半采取台式、客式的料理方式,口味较重,也较迎合现代人,却往往把野菜天生的芳香一并压抑。

  原住民传统的烹调技术都较为简单,阿美人也不例外,除了生食外,多半以水煮及火烤食用,其中有一种“石煮法”相当特殊,却更能彰显食物的原味。其石头火锅作法简单原始,举凡食材、容器、饮具、汤勺都就地取材;族人从前出外狩猎、工作时,只要带上一包盐巴,利用简单的素材,就能煮出一锅美味的料理,充分展现出其生活智慧。首先以槟榔叶鞘折成“锅具”,盛满水后将鱼虾、野菜和盐巴一齐投入,一旁则以炭烤石,待石头受热烧成白色时,便将之夹至容器。不久,石头把水烧滚,便成一锅香喷热腾的鱼汤。

  “阿里碰碰”是阿美人特有的食物,与粽子有些类似,亦可称为阿美饭包。阿美人利用海滨常见的林投,先将其叶子摘下,削除边刺,再以4片叶编织成袋状,塞入生糯米水煮或干蒸,由于有林投叶的薰陶,食用起来别具一股芳香。

  阿美人称腌肉为“希捞”,不论鱼肉、鱼卵、兽肉及动物肉脏,吃不完便加以腌制保存。制作时先在肉上敷抹盐巴,并加以搓揉,几天后置入陶罐中,并倒入一些小米酒,封存一个月便可取出食用。据说,腐烂生蛆者为希捞上品。

  河豚多栖息在礁岩地带,肠中有时会囤积毒性物质,因此鲜有人尝试。然而居住东海岸的阿美人却有吃河豚的传统,他们捕捞短刺的无毒河豚,作法上先用火烤,再拔壳去肠下锅煮汤,由于肉质细嫩,向来便是老人们的盘中佳肴。

  阿美人出猎时捕到鹿,会立即杀掉烧烤,野味的香气能激发猎人们出猎的欲望和信心。有时他们也从树上的鸟窝中取出鸟蛋,直接放在柴火上烤熟,当做外出时营养丰富的干粮。当他们捕鱼回来,就将吃不完的鱼烤熟后贮存起来,留到淡季时食用。阿美人在出猎或渔获回来后,就把鱼或兽肉插在竹竿上,或者悬挂在竹架上,下面烧起熊熊的柴火,一直到鱼油、肉油滴到火上“噼啪”作响,才停火食用,那香甜脆软的鱼肉、兽肉想起来就让人垂涎欲滴。阿美人在做肉菜时,还喜欢把肉切成块,插上竹签,煮好后放在一个大盆里,全家人围在盆边,每个人用藤编小篮盛饭,共用一勺舀菜,一手抓饭,一手取肉吃。

  阿美人的槟榔情趣

  台湾同胞爱吃槟榔,高山族同胞爱吃槟榔,阿美人更爱吃槟榔,尤以年纪大者为甚。如果家里来了朋友或客人,请吃槟榔被视为是一种很好的待客之道。阿美人认为槟榔树是常青之树,槟榔果是常青之果,是珍贵吉祥的化身。把它献给老人,表示尊敬,祝他健康长寿,长命百岁;送给姑娘,表示爱慕,愿她爱情生活幸福,美满和睦;送给小伙子,表示祝贺,祝他体魄健壮,勤劳勇敢;送给客人,表示欢迎,祝愿身心健康,万事如意。

  也正是因为如此,阿美人的村寨,常建立在四季常青的槟榔树林里,意在求得它的庇护,消灾祛病。每年槟榔成熟后,他们爬上高高的槟榔树将果实摘下,用腰刀把它切成小块晾干备用。然后到海滩上找来蛎壳,用火煅烧后磨成细粉,这就是吃槟榔时的“佐料”了。他们还喜欢用一种称为扶萎植物的叶子包着蛎灰和槟榔一道咀嚼,这样吃更具一番风味。据说除了有驱虫的功效外,槟榔还有护牙的作用。由于常吃槟榔,他们的嘴都染得红红的,尤其是年轻的阿美姑娘,嘴唇就像涂了一层胭脂,更显得婀娜多姿、妩媚动人。

  更为有趣的是,槟榔还是阿美青年男女们的传情之物。按阿美人的风俗,每年的夏秋之交,都要举行一次热闹而隆重的“背篓会”。它被视为阿美人青年男女的节日盛会。他们通过在会上的相互交往,追求纯真的爱情和幸福。每当八月十五来临,月亮最圆最亮的时候,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阿美少女们,一个个都背着精巧雅致的小藤篓,前来参加“背篓会”。这些小藤篓都是姑娘们的母亲精心为她们编织的。为了祈求女儿能获得幸福,小篓上还编织了许多美丽的图案。这些图案有着许多不同的寓意,有的表示吉祥如意,有的表示爱情幸福等。

  背篓会开始时,首先由部落的头人把小伙子和姑娘召集到槟榔树林里,高声地为他们祝福,祝愿每个年轻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心上人,获得爱情和幸福,使部落能保持繁荣和强大。祝词完毕,小伙子们便高声地欢呼起来,争先恐后地奔向槟榔树,开始摘槟榔了。这时姑娘们则聚集在一起,一面高声地呼喊着,为自己的心上人助威加油,一面和女伴们悄悄地评论着小伙子的矫健和勇猛。而小伙子们此时都爬得非常卖力,他们都想在众多的姑娘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以博得她们的青睐。当爬上树顶后,他们就飞快地摘下槟榔果,装入身上背着绣有美丽图案的挂包,迅速地滑下来向姑娘们跑去。姑娘们看到小伙子跑过来,便哄笑着跑散开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民生速递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互动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连载
   第A28版:阅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大虹桥专刊
   第B06版:大虹桥
   第B07版:大虹桥
   第B08版:大虹桥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1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12版: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吃遍中国
   第B14版:美食专列·广告/好吃周刊
   第B15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广告
   第B16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女人乌托邦”:感受阿美人的原汁原味
春风啜茗时 寻味茶食芬芳
新民晚报好吃周刊/吃遍中国 B13“女人乌托邦”:感受阿美人的原汁原味 2016-05-26 2 2016年05月2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