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三条新线索
走近看,这是一对青年夫妇。那青年女子说:“上次有个女警察问我们,有没有看见小车起火,我和公公回头她说没看见。我们走这条川阳路,看不到川昆路那边车祸的事。后来回家一说,我老公说,他亲眼看见小车烧起来。”
怎么又是公公又是老公?原来,那妻子在徐家汇附近菜市场租了个摊位,她一个人忙不过来,就叫公公和老公帮忙。丈夫和公公轮着帮她。
“女警察问的那天,是我和公公送菜。车子火烧那天,是老公和我送菜。”她指指丈夫说,“我老公正好碰到车子烧起来。”
“老板,请说说你看见的情况。”说着,我从风衣上面的口袋里掏出一包中华牌香烟,从中抽出一支递给他,又掏出打火机为他点上。青年男子一边抽烟,一边叙述那个凌晨的情形。
那天凌晨三点左右,他们夫妇送菜经过这里。他突然感到肚子剧痛,要拉肚子。附近只有“观江花园”建筑工地边上的弄堂里有公共厕所。他捂着肚子朝公厕奔去。一辆小车在川昆路上发出尖刺的声音,好像失控。他腹泻憋不住,顾不上细看。谁知,他进厕所刚蹲下就听到外面轰的一声巨响。他以为是轮胎爆炸,在夜里听起来夸张。不料,他拉完肚子出来,只见车子熊熊燃烧。他想呼叫救火。见四下无人。想到妻子有手机,可以报警,就奔回川阳路。可等他用手机报警,对方回说,你刚刚不是已经报了吗?他好生奇怪,又走到川阳路川昆路的十字路口,正好望见一个警察从车里出来。
“一个警察?我睁大眼睛,你看清楚了,那人是警察?”“远远看过去像警察。长得高高大大。”“穿警服了?”“警服?好像没有。像你一样便衣,腔调像警察。”
道别年轻夫妇后,我走到“观江花园”边上的弄堂里,找到青年男子拉屎的公共厕所。那是个设备简陋,无专人管理的厕所。进门,迎面一股掩鼻的臭味,在市区这样的公厕几乎绝迹。
我退了出来,来到川昆路,靠在“观江花园”楼盘建筑工地的围墙上,顾影自怜。
青年男子的叙述提供了三条新线索。
第一、小车是先爆炸后燃烧。这说明林艳红是被炸死的,而不是烧死的;也解释了断手血少、死者阴阳脸等原因,司机摔泥沟也是受了爆炸气体的冲击。
第二、在青年男子报案之前,已经有人报案。而他却没看见周围有人。至于轮渡值班的人即使听到也有段距离。那么,这个报案人是谁?当时在哪里?
第三、从车里出来一个“警察”。难道在这辆出事的小车里除了受害人和司机外,还有第三个人。那么这第三个人又是谁?如果车里真有第三个人,那么是不是就是受害人不知道的那个人?他与报案的是不是同一个人?这第三个人与受害人、主谋之间是什么关系?还有,受害人的手是不是被这第三个人肢解并带走?而现在这第三个人在哪里?手又被扔在哪里?
这一连串扑朔迷离的问题犹如环环相扣的链子捆住了我,那链子的终端是这第三个人。链子捆得我喘不过气来。我虚弱地蹲下去,把脑袋埋在双膝之间,闭目苦思,怎么找到那个像警察的第三个人,唯一的线索就是一只报警的外地电话。等等,还有老爷兵半途遇到的一辆豪华车,车里坐着一男一女。
后来,我告诉小赵目击者说有个“警察”出现,那家伙知道真相。只给个报警电话,其他忙不帮。要是他早站出来投案,我们就不用这么忙乎。小赵反倒设身处地为“警察”着想,也许人家有难处……
当时,我正苦苦纠缠着一个问题:这第三个人到底是谁呢?
天蒙蒙亮,搜索队就赶来了。与搜索队同来的五人组的人只有吴敏一个,她让小王仍然带审计人员去西浦公司查账,(我们说好的,迷惑凶手。)又让小李代替她守在分局。
我的铁兄弟小赵醒来见我没回到车上,远远望见我蹲在这里,他以为我遭歹徒袭击,被打伤,便带了女生给他的枪过来。
搜索队的车上还下来一条叫KK的警犬,牵它的警官与它寸步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