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新民环球/人物
     
本版列表新闻
非典型“富二代”爱当农民 要在饥荒世界寻找希望~~~
非典型“富二代”爱当农民 要在饥荒世界寻找希望~~~
     
2016年06月2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非典型“富二代”爱当农民 要在饥荒世界寻找希望
“股神”之子帮非洲穷人种地
王鑫方
■霍华德·巴菲特喜欢种地乐当农民 本版图片 GJ
■霍华德·巴菲特在塞拉利昂为孩子分发免费午餐
■霍华德·巴菲特在刚果与当地士兵一起跳舞
■巴菲特全家福,左起为霍华德、弟弟彼得、母亲苏珊、父亲沃伦·巴菲特与姐姐苏茜
  霍华德·巴菲特是农民,从“股神”父亲沃伦·巴菲特那儿租了块地,一种就是大半辈子;他也是慈善家,拿着父亲给的几十亿美元,专门研究如何帮非洲穷人种地。

  这个非典型“富二代”有个梦想:不靠肥料和杀虫剂,让非洲贫瘠的土壤收获足够粮食、解决非洲人的吃饭问题。

  霍华德·巴菲特做慈善,拥有他人难以企及的优势——富可敌国的老爹“股神”沃伦·巴菲特出钱。

  沃伦·巴菲特执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51年。这家企业如今投资超过80家企业,持股市值超千亿美元,持有现金数百亿美元。但巴菲特坚持勤俭持家,老房子一住就是半个多世纪。他原打算临终前给三个孩子每人留下几十万美元,但不知是否受妻子苏珊2004年辞世影响,他改了主意。2006年至2012年,每个孩子从他手里获得35亿美元公司股票,巴菲特要求他们拿这笔钱来做慈善。

  姐姐苏茜拿这笔钱救助内布拉斯加州贫困儿童,弟弟彼得忙着帮穷人家女孩摆脱暴力和歧视,而霍华德的梦想走出了国门,而且显得有些特立独行。

  做好遭遇失败的准备

  霍华德·G·巴菲特基金会做慈善从不接受他人建议,救助活动几乎全凭霍华德探访非洲途中的直觉行事。在其他慈善组织望而却步的危险地区,他喜欢迎难而上。

  2011年南苏丹脱离苏丹独立前夕,美国国际开发署和霍华德的基金会着手在当地投入1000万美元启动农业援助项目。2013年年底南苏丹内乱爆发不久,美国国际开发署就退出这个项目,但霍华德留了下来:“如果不愿承担风险,就不应该进入南苏丹。你做决定时应该能料到会受干扰。”

  正因为霍华德不需为资金发愁、只用对自己负责,他才能如此“任性”,在战乱地区从事高风险项目。而随着基金会不断发展,他在大项目和好创意上花的钱越来越多。2013年,他斥巨资和其他组织携手在加纳的阿散蒂省启动“免耕农业中心”,专门培训农民学习高产环保农耕技术,以取代刀耕火种的传统做法。最近,他的基金会承诺在卢旺达投入5亿美元,在全国大规模推广环保农耕。

  对于那些见效慢的项目,霍华德表现出极大的耐心。他和非洲种子系统项目合作,向当地种子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和启动资金,帮助它们针对当地气候和独特地形专门育种。这项工作很费工夫,在津巴布韦高地长势喜人的高粱种子到了莫桑比克的热带低地就不见得能长好,而要培育出理想品种,光选种、杂交就可能花费数年。

  拜老爸所赐,霍华德有“输得起”的资本。基金会早期运行时“浪费”了1亿美元,但他并不感到后悔。他说,做慈善风险很大,“只有通过失败,才能知道什么真正管用。”父亲早就告诉他要做好遭遇挫折的准备:“经商时要琢磨钱怎么来得快来得容易,而做慈善恰恰相反——问题如山,却几乎没有捷径。”

  非洲土地上找到使命

  霍华德喜欢种地,但他直到30多岁才决定老老实实当个农民。

  此前他多次辍学,想过当律师,开过挖掘机,干过建筑,当过公务员,到了而立之年才发现自己种地时最快乐。那时他太太在怀孕,家里还要养活4个继女,霍华德想买个农场却没有钱。于是,他爸爸花了28万美元在内布拉斯加州买下400英亩(约合1.6平方公里)农田租给他,按年收入5%的比例收取租金,另外要求每年分得两成多的收成。

  条件不算优惠,但霍华德没有退缩。经过苦心经营,农场不断发展,现在地跨内布拉斯加和伊利诺伊两州,面积扩展至1900英亩(7.7平方公里),年收成约100万美元。霍华德的能力因此得到更多人认可。他进入可口可乐公司董事会;被父亲指定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下任非执行董事长,负责发展企业文化。2013年,他还写了畅销书《40个机会:在饥荒世界寻找希望》。

  霍华德起初并没想到帮非洲人解决吃饭问题。他早年在非洲做慈善时,更关注的是野生动物。

  作为生态环境保护者,他曾在南非出资建立非洲猎豹保护区,支持国际大猩猩保护项目,还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打击刚果民主共和国维龙加国家公园的偷猎行为。作为野生动物摄影师,他出版过一本装帧精美的野生动物摄影集。但不久,他意识到保护非洲野生动物的最佳途径是改善当地人民生活。

  霍华德说:“作为旁观者,我们很容易责怪那些贪婪的偷猎者,但后来我发现,这些人自身的生存也受到威胁。很多人在饿肚子……我意识到我得把精力转移到更重要的事情上去。”

  从那以后,霍华德访问了142个国家,包括所有非洲国家,目的就是对贫困获得最直接的了解。一年下来,他出门在外的时间足有200天。一路上,他历经坎坷,还不止一次遭遇持枪抢劫。他曾和军阀面对面,还曾遭遇一头狂暴的猎豹,至今右前臂仍留有伤疤。

  爱吃土豆烧肉的农民

  霍华德说,他就是个爱吃土豆烧肉的农民。他戴着一副老气眼镜,喜欢穿宽大的工装裤和T恤衫,脚上的登山靴经常脏兮兮的,头发花白,长了就拿园艺剪刀简单修修。

  目前,霍华德的基金会拥有4个实验农场,分布在美国三个州和南非,面积超过73平方公里。多名科学家在这些农场研究如何在干旱贫瘠的土壤上种好庄稼。迄今他的基金会已在非洲投入9亿多美元。

  到南非研究农场调查时,工人们有时会朝他招招手,霍华德也会停下来和路边的临时工聊两句。大多数人并不清楚他的身份,只知道他是个美国人。

  为了基金会发展,向来低调的霍华德也开始频频接触政府高层。他参加过高官富豪云集的世界经济论坛;出钱赞助过前英国首相布莱尔的非洲治理倡议组织;教过卢旺达总统卡加梅开联合收割机。但霍华德更喜欢和农民打交道,达沃斯那种大雅之堂“不是我待的地儿,我也不打算再光顾”。

  和霍华德·巴菲特在非洲打过不少交道的世界粮食计划署官员劳拉·梅洛说: “他喜欢摸摸土,把玉米杆儿拔出来,问问田头农民实际问题。农民们很吃惊,因为他们发现这是自己人。”      王鑫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民生速递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17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康健园
   第B09版:康健园/养生
   第B10版:康复/康健园
   第B11版:新民健康/热点
   第B12版:互动/新民健康
“股神”之子帮非洲穷人种地
霍华德想在非洲 搞场“褐色革命”
新民晚报新民环球/人物B03“股神”之子帮非洲穷人种地 2016-06-20 2 2016年06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