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7月0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距离不再美
顾 土
  ◆ 顾 土

  从前喜欢说距离产生美,美在哪里呢?

  大概有了距离就有了文学。几年不见,自然会时时书信往还,书信还称鸿雁,这已经充满了文学的遐想,信写多了,就可能结集成书,文学家的家书很有名,“两地书”也是文学的形式。距离还会带来旅途,古时交通不便,一走就是数月,沿途风光、一路人情,当然也就诗兴大发,那些诗词,不如叫旅游文学更为准确。一直到晚近,出国留学依然属于旅途遥远的事情,乘船是那时的唯一选择。1923年8月杰克逊总统号在上海浦东启程,清华癸亥级学生60多人和几位燕京的毕业生一道赴美,旅途中,他们办了一份壁报《海啸》,创作译作纷纷问世,还选了14篇寄回国内发表,其中多一半来自冰心、梁实秋、许地山之手。可见,颠簸晕眩的航程也能出文学。

  如今这样的距离还能产生美么?起码文学很难。短信、微信、电话、视频,大概不会有鸿雁一般的联想,只剩下传播八卦的功能。费了半天功夫写篇思念的文字,还不如买张机票赶紧登机,上海、广州甚至海口,朝往夕返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而机场一个样、飞机一个样,除了看到某人举止不大合拍,有可能写篇杂文外,诗兴是绝对没有的。在闹哄哄的机场和火车站如果能平添诗情,恐怕也是一绝。乘高铁、上航班,看本小说当然算是增添了文学修养,但挤在那个狭小的空间,眼看两侧大同小异的云彩、情趣皆无的田野和楼群,催眠的作用好像更多一些。

  其实,现在的距离早已不是那种远赴异国他乡的距离。从我现在的居所到火车站不过30分钟,再登上每隔15分钟一趟的列车,到达天津也就29分钟,加起来一个多小时。而去同一座城市的另几个方向,即使乘坐地铁,起码也要两三个小时,如果更多,还不如去东南亚划算,距离与所需时间已不成正比,漫长的时间替代了漫长的距离。开车在城市的路上,最多的就是焦灼;拥挤在地铁里,一脸无奈比较普及。

  距离尽管已无美可言,但现代化的交通却让距离不再遥远。40年前我在城市郊县的农村落户,每次离家都感觉无比遥远,而回家更是不易,手扶拖拉机、长途汽车,好像经过了千山万水,现在呢,一上高速公路,不过30分钟而已。沧海桑田,令人喟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读者之声
   第A06版:民生调查
   第A07版:民生调查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目击
   第A13版:文体汇
   第A14版:动态/文体汇
   第A15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16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夏日流水
欧姬芙的隐居之地
迪拜的帆船酒店
无 题(433)
清 福
距离不再美
舌尖上永远的乡愁
新民晚报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B06距离不再美 2016-07-03 2 2016年07月0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