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一处旅行,除了朝拜那些著名或者非著名的景点外,旅行地有啥特色美食,有啥地道小吃也是行程中不可或缺的项目。布拉格代表着捷克最纯粹的饮食文化,以肉食加啤酒为主。它融合了德国、奥地利、匈牙利等菜系,再结合本地食材进行改良,形成了捷克风味的传统美食。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最正宗捷克啤酒和最足量的烤猪肘,真正体验一回“大口吃肉,大杯喝酒”的感觉。因此,行走布拉格:浪漫不是唯一的事!
喜欢吃肉的捷克人
捷克是捷克共和国的简称,首都布拉格,是一个中欧地区的内陆国家,前身为捷克斯洛伐克,但于1993年与斯洛伐克和平地分离。在东部欧洲国家中,捷克拥有很高水平的人类发展指数。捷克美食大多是由德国、匈牙利、奥地利等国家的食品改良而成的,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所以去捷克品尝美食可以算得上是一次舌尖上的旅行了。捷克的传统美食有三座大山,分别是啤酒、水饺和烤猪肉。烤猪肉配以饺子及酸白菜,是捷克的国菜。
烤猪肉是“肉食天堂”捷克最具代表的特色美食,还没有去布拉格之前我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决不能让口舌受到半点亏待。捷克的猪手,和周围国家的猪手也有区别,而且做法很是复杂。猪手先用烟熏,之后再配上洋葱、西芹、蒜头,最后再加上苹果汁和醋。就算是简单的餐前小汤,也有用动物的内脏和五安士的熏肉烹煮的,加上红萝卜、西芹、荷兰芹、蒜头和姜合煮。捷克人对于美食的用心可见一斑。捷克还有一道非常著名的传统美食——“伐木工人烤肉”。1700多年前,捷克的伐木工人用篝火和特殊的仪式创出了烤肉。从此这个味道就弥漫了整个捷克,流传到了当地百姓的家里,成了当地的一道美食。尝一口这种烤肉还有一种松树熏香的味道在嘴里逗留了片刻,幸福感满满地填进心里。
布拉格市中心很多餐馆都全天供应烤猪肘。和其他菜品比起来,价格属中等偏下,如此推算应该属于“家常便饭”一类,比较地道,所以我毫不犹豫地点了一个。10分钟后,当服务员从后厨端出一盘“庞然大物”,摇曳地穿过厅堂各个餐桌,最终把盘子摆到我面前的时候,我和其他顾客都愣了,惊讶瞬时转为笑声,没想到捷克餐馆卖的“猪肘”如此量大份足,就算在肚子上安一条拉链,敞着,也无法把这个分量的肉塞到里面去。为了把巨量烤猪肉吃下去不被腻翻,每一道肉食主菜都会配大量的酸菜和大量的白山葵根。我很爱白山葵,吃起来是温柔版的青芥末,解油腻的功能比酸菜还好。
猪肘经过了腌制,然后用木火烤熟。表皮金黄中透出浓浓的橘红,通体闪烁着晶莹的油光。厚厚的猪皮层次分明,最外一层大约半毫米,是直接与火接触到部分,但却丝毫不糊不焦,酥脆有嚼头。往下将近3毫米的连肉皮松软弹齿,咬起来不像肉皮,像用料黏稠丰满的布丁,不同的是,慢火逼出的油水,会在你进攻这猪肘最精华的部位时,顺着你的嘴角往下流——以此作为饕客和美食之间的完美互动。这时候,早已融入猪油里的果木的香味儿,混合着咸的表皮和甜的内皮(这淡淡的甜大部分来自于肉的本质)的肉香,顺着味觉和嗅觉双通道进入你的体内,在神经里跳跃生根,一辈子都忘不了。
往里是一层厚厚的脂肪,如果尚能接受,可以细细品尝一小块(即使只有拇指盖大小)。用舌尖和上牙轻轻将脂肪捻平,感受嚅糯得像米糕一样的新鲜油脂在口中化开,在还没有“腻”的情况下迅速吞咽,幸福感和满足感就高过了胸口。在往里切,就是纹理细腻丝丝分明的猪腿肉,这是实质意义上的猪肘,却因为表皮的完美和先行一步的诱惑而失去了光芒,不过这大块的肉仍然足够吸引我,它泛着粉红色的暗光,颗粒十足的切面,只是看上去,就让我充满了继续旅行的力量。当然,味道也是值得大快朵颐的,搭配我最喜欢的捷克皮尔森啤酒,世界就成了天堂。
一天一瓶的诱惑
说句实话,若是将捷克的旅行定位成一次文学敬礼,似乎太过形而上了。一个更加富有人间烟火味道的诱因是美食。捷克作为中欧国家,秉承、糅合并发展了来自日耳曼、斯拉夫等民族粗放的饮食习惯,大块到无从下口的烤肉是餐桌上的常客,而以皮尔森为代表的啤酒也在欧洲德味啤酒战队中跻身前列。这些常常见诸捷克作家作品中的美味,成为了最好的旅行路标。
博胡米尔·赫拉巴尔是二十世纪捷克文坛继《好兵帅克》作者哈谢克之后,又一位家喻户晓,深受百姓爱戴的文学奇才。捷克啤酒是赫拉巴尔的最爱,在他看来,这金黄的谷物精华,是组成“金色布拉格”不能缺少的重要部分。在《过于喧嚣的孤独》中,他有一段超过700字关于“扫店喝酒”的描述。从城市中心到广场花园,每家酒店只叫一杯啤酒,之后马上开路继续前进。最后他来到宁静的河畔,他说:“伏尔塔瓦河上吹来一阵风,吹过了广场,我喜欢这风,我喜欢黄昏时分走在莱特纳大街上,河水送来阵阵芬芳,还有斯特洛摩夫卡公园里草坪和树木的清香,这会儿街上的香味是伏尔塔瓦河上吹来的。我走进布班尼契克酒店,心神不定地要了一杯啤酒。”
我像坐在赫拉巴尔郊外的阳光房里一样坐在窗边,游船在伏尔塔瓦河上缓行,穿过站立着30座巴洛克人物雕像的查理大桥。捷克晚上七八点钟依然日光倾城,耀眼的白色照得船舱内亮堂堂,烤猪肘的香味从岸边弥漫而来。享受过最柔软的日落时光之后,我悠悠地穿过老市政厅东侧的路口,地窖餐厅就在短短的Satlavska街上。可是赫拉巴尔所写的“女服务员把啤酒朝我一推,让我喝,杯子在锡皮柜台上滑到我的手中”的场景却没有出现。褐色头发的布拉格女招待跟我开玩笑:“如果你对我拍照,就要多喝这么一整杯啤酒!”我心里乐开了花。能得到多一杯皮尔森啤酒的待遇,即使一口干掉,也是特级奖励。
在捷克,不论是大城还是小镇,不管是晨间还是夜晚,总能在街头巷尾的餐厅或酒吧内,看到三五成群的人们喝着啤酒聊着天。一直很好奇,把啤酒当水喝的捷克人,是如何保持一整天的清醒头脑。当旅程慢慢展开,我便真正体会到捷克啤酒的魅力。早晨轻呷几口啤酒,酒花的清香在唤醒味蕾的同时,让人也变得神清气爽。午餐配上啤酒,不仅能够开胃,还能解腻。睡前喝上一杯,安神养生,帮助睡眠。累了举杯畅饮,随着酒气的散发,浑身的疲惫就被这样轻轻带走。不知不觉中,我也开始拿啤酒当水喝了。
捷克人喝啤酒一般不吃东西,偶尔来一小片奶酪,据说可以衬托啤酒的口感。天气好的时候,三五成群的捷克人喜欢坐在户外,边晒太阳边品啤酒,至于是早上、中午还是下午他们可不在乎。捷克啤酒还有两个世界第一,世界上第一部有关啤酒酿造技术的著作就是在19世纪诞生于捷克。而在1995年,捷克人均年消费啤酒已经是世界第一,达162升(相当于男女老少每人每天喝上一瓶),如今这一他们引以为豪的记录已保持了十多年。
坐在地窖餐馆里,耳边充斥着嘈杂的捷克语、德语和英语的欢笑声,以及觥筹交错的喧嚣。邻桌的小女孩露出整齐但不完整的牙齿对着我笑;大胡子的秃顶老先生喝干一杯啤酒,双手举起赞美上帝;戴礼帽的高个男人一边走出木门,一边回头高谈阔论。这一切都像极了某个中世纪的夜晚,关于酒和生活,故事才刚刚开始的时候。我迫不及待地开动了,啤酒、烤肉、面包,足够又好像不够,我像卡夫卡小说《失踪的人》里的卡尔一样,眼看着许多整齐堆放的食物,竟然贪婪地想要吃上三份。
幸福的“帅克饭馆”
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她就是布拉格。如果你还未曾踏上布拉格,那么你会为它魂牵梦萦;如果你曾目睹它的风华,那么你会止不住对它的思念,甚至想再次踏上与她相会的旅途。布拉格……就像谈恋爱一样,爱上了一个风华绝代的佳人,伸手可触而又遥不可及。
一本《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让人们知道了著名捷克作家昆德拉,随即知道了他的祖国捷克。捷克,这所文学的家园,时至今天昔日的童话依然在继续。捷克首都布拉格逃脱了历次战争的毁损,罗马式、哥特式、巴洛克、洛可可、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建筑形态保存完好,赢得“西方建筑博物馆”、“城市之母”、“百塔之城”等美誉,是唯一整座城市都列入“世界遗产”的国家首都。诗人尼采曾说:“当我想以一个词来表达音乐时,我找到了维也纳;而当我想以一个词来表达神秘时,我只想到了布拉格。”
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在国内曾上演过一部捷克电影译制片“好兵帅克”,年岁大一点的人可能都记得吧!而在捷克布拉格也有一家餐馆以“好兵帅克”命名。“没有到过好兵帅克餐厅,就不算来过捷克首都布拉格。”这句很有气势的话赫然印在许多旅游指南上。起初旅游者有些不以为然,但既然来到了这座古城,自然要去一探究竟。
好兵帅克餐厅虽然很有名气,但外表看上去一点也不张扬。通往大厅的走廊灯光昏黄,墙上布满的涂鸦隐约可见,两旁的长椅已经磨得光亮,走进餐厅,恍如通过时光隧道回到了100年以前。隧道那头,憨态可掬的好兵帅克正笑着欢迎到此就餐的食客。门面虽小,里面却热闹非凡。放眼望去,服务员穿着奥匈帝国时期的服装,个个笑容满面。我们接过菜单,发现上面居然有中文的菜名翻译,真是喜出望外。布拉格的美食和国内的八大菜系相比,当然简单很多,烤乳猪、烤肘子、烤鸭……总之都是一个“烤”字,而且分量特别足,再加上中欧国家菜价普遍不高,完全是我们这些肉食者的天堂!配菜多半是欧洲各国居民都爱吃的红菜。主食虽然叫做“饺子”,但和中国的饺子完全没有关联,而是一片片精粉馒头片!不过,这“饺子”做得非常可口,里面加了蛋奶,口感十分细腻,还有不同口味,蘸上浓香酱汁,叫人吃了还想再吃。
通往厨房的门开了,走出几个穿着旧时服装的捷克乐手,吹着低音号,拉着手风琴,唱着捷克的传统民谣,将餐厅中的欢乐气氛推向高潮。餐桌旁的人们随着音乐,手中打着节拍;一曲终了,发出欢快的喝彩声。
小时候曾看过《好兵帅克》这本书,当时觉得热热闹闹,笑点多多,比许多沉重难啃的大部头名著好读易懂。长大后才知道,这是一部“揭露奥匈帝国的腐败和资产阶级的虚伪”的讽刺小说。在黑暗的统治下,帅克这个好兵滑稽,机智,走到哪里哪里便“鸡飞狗跳”,笑声不断。好兵帅克餐厅里的美食确实让人翘大拇指。但是,最吸引人的,不是烤肉,不是“饺子”,也不是波西米亚黑啤酒,而是那举起酒杯时餐厅里弥漫着的欢乐气氛。在我到过的餐厅酒店之中,就内部装饰而论,捷克首都布拉格的“帅克”饭馆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
布拉格是一座值得细细品味的城市,游走时间的长河,总能发现很多故事。而当你深入其中,你便会成为故事中的主角。行走一个人的布拉格,和自己来约会,写下属于自己的布拉格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