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用什么方式?这一话题正在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众多自媒体和主流媒体纷纷加入到讨论的行列当中。
近日,继河北乐亭民众打横幅围堵肯德基呼吁拒食以抵制某货后,又有某些“爱国人士”在多地发起类似活动,据网友发布的图文消息,至少有长沙、杭州、扬州、连云港、滁州、临沂等11个市县的肯德基店家遭遇堵门或抗议,警方亦出动维持秩序。
针对这些行为,事发地警方已采取有效措施,例如有的地方已要求相关肯德基门店暂时停止营业;宿迁市泗阳县警方则呼吁群众“爱国,请别把愤怒发泄到自己的领土之上”。其实,浏览社交媒体,就会发现类似的“爱国式愤怒”并不少见。从极端的围堵肯德基,到怒砸苹果手机,总有人把本应理智客观的爱国,异化为打砸抢式的快意恩仇。
这种极端情绪的产生,与国际大背景密不可分。“南海仲裁案”结果的炮制出炉,深深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这场政治闹剧撼动不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但是造成了恶劣的国际影响,有违国际法治和公理正义,也让民众的情感难以接受。
身为中国人民的一分子,表达爱国情绪,本无可厚非。理性客观的表达,不仅是对祖国的支持,也是个人情感的释放。然而,如果拿爱国做挡箭牌,甚至借机进行不法举动,这些行为绝对不能和爱国画等号,也绝不容成为法外之地。
在开放、文明的现代法治社会,容得下兼容并蓄、多元复杂的情绪表达,但必须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框架内。诸如堵在肯德基门口,干扰商家正常营业,这样的行为已经涉嫌扰乱社会秩序。同时,也让“爱国舆情”有沦为一场炒作的嫌疑。
民富则国富,民强则国强,推之可知,民之理性客观,也能令国家立于正常有序发展的路径上。中国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体,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绝对不容轻视。当祖国在日益强盛壮大的时候,身为大国公民,每个人应以怎样的姿态看待祖国,该以怎样的方式表达爱国热情,值得我们深思。每个人都应在有所为、有所不为之间衡量,如何行事才能符合大国公民的身份和地位。
口号式爱国,亦或是冲动式爱国,应该内化为对于祖国“深沉的爱”,通过求真务实、理性平和的行动,为祖国未来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全体同胞团结起来,共同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从众声喧哗中寻求最大公约数,把握好自己的道德和良知的底线,坚守法律法规的行为底线。
爱国,请保持理性的姿态。对同胞暴力相向、打着爱国的旗号行违法乱纪之事,绝不是爱国而是误国,更可能行差踏错、贻害终身。不理性客观的爱国表达,甚至干扰了正常的视听,容易给他人留下口实和话柄,不利于我们在舆论场上占据主动。爱国,但别成为爱国阵线上“猪一样的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