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7月2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由谭
学学蔡元培的作序观
王石川
  王石川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说过,人之患在好为人序。当今,无序不成书几乎成为一种出版现象,出书者往往请名人、大家写序,无论贴金还是希望借光多卖几本书,都无可厚非。

  但是,有一种序让人看不懂,作序者要么东拉西扯,根本不就书论书,要么故意吹捧,尽是溢美之词。如果光看序言,便觉得所序之书是一本举世罕见的奇书,哪怕阮囊羞涩也得买下,否则对不起作者,也辜负了序者的美意。可结果常常是,回家后一经耐心翻阅,不免大呼上当。

  问题出在哪里?受作序者所欺骗。那些乱作序者,能不能有点操守?同是为人作序,蔡元培先生的作序观就值得一提,足以让那些不负责任的作序者为之羞赧。

  蔡元培为人作序,从不敷衍,更不会夸大其词。1938年3月,蔡元培受许广平邀请为即将出版的《鲁迅全集》作序。蔡元培慨然应允之后,不敢轻易下笔,先是致信许寿裳请他寄一些鲁迅的作品给自己,收到相关资料后花了一个多月时间研读,而后才撰写了一篇七八百字的序言。

  蔡元培何以如此谨慎?他在给许寿裳的信中道出了答案:“盖弟虽亦为佩服鲁迅先生之一人,然其著作读过者甚少,即国际间著名之《阿Q传》亦仅读过几节而已,深恐随笔叹美,反与其真相不符也。”

  试问,今天那些热衷于为人作序的名家,愿意沉下心读一读所序之书吗?别说肯花费一个多月,恐怕连一两天时间都不肯“浪费”。他们难道不担心与其真相不符吗?

  蔡元培更让人钦佩之处在于,他不随便为人作序,哪怕是好友所托。比如国民党元老吴稚辉曾拜托蔡元培为某友作序,蔡元培看了书,发现作者“有太武断处”便婉言谢绝。还有一次,蔡元培晚年旅居香港时,某知名画家曾登门拜访,先送他一幅画,后掏出一本书希望蔡元培作序,蔡元培一翻发现书中有硬伤,便直接拒绝。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作序又耗费不少精力,特别是作序前必须先读所序之书,如果没时间读,当然不能作序,这是底线。蔡元培正是如此,他常常以“为他种工作所羁,未能全读”“未读全书,率尔发言,不特自轻,兼亦轻大著也”“未曾研究此学,岂敢妄谈”等理由,推脱了作序之请。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作者负责。

  如果没有时间读书,偏偏嗜好作序,就不可能切中肯綮,说得到位。既要作序,则实事求是,不可回避缺点。其实,无论是批评还是赞美,前提是必须认真阅读所序之书,否则,给人缺乏真诚、行事浮躁之嫌,一不小心还可能闹出笑话,且误导读者。这样的序不如不作。

  前不久和某友聊天,他告诉我一个秘密(也许是潜规则),有的序实际上是作者本人写的,然后让名家看了签上名,便堂而皇之地发出来,冠以名家之名。如果此事属实,未免瞎胡闹。这样的序不是坑骗读者吗?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专版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连载
   第A24版:阅读
   第A25版:新民健康
   第A2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科艺T台
   第B04版:汽车周刊
   第B05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爱国,请保持理性的姿态
区委书记的罚单
纸箱宝宝
为政岂容“愿赌服输”
狂轰滥炸
学学蔡元培的作序观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7学学蔡元培的作序观 2016-07-20 2 2016年07月2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