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9月2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公共场合少些“半吊子”翻译
佘宗明
  佘宗明

  这两天,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对话达·芬奇”特展上英文翻译被网友揪出10处错误一事,引发舆论聚焦。虽说错误立马被改正,博物馆还授予勘误的网友荣誉会员称号,可这有序有效的舆情应对,仍难完全捂住翻译错漏层出的“丑”。

  将“晚餐”的英译supper误写成super,拼写、搭配、标点等问题频出,种种低级错误出现在博物馆艺术展上,发生在清华这样的顶尖学府中,形成了不小的反差效应。

  得看到,当下城市公共场合里的翻译差错还真挺常见,前些年江苏省语委曾牵头发起“啄木鸟”活动,挑刺江苏公共场所错误英译方式,调查结果堪称一部“段子梗合集”:银行把人民币“RMB”译成“PMB”,景点玩起Chinglish(中国式英语)把“欢迎再次光临”说成“Welcome Again”,地铁里的“请在一米线外等候”被译成“Please wait outside a noodle(请在一条米线或面条外等候)”等,不一而足。这些“神”翻译在很多城市的公共场合都有。

  在国内城市都在提升对外开放程度的语境中,机场车站、展览馆等场所的标语口号、广告牌、商号招牌、报站等配英文字幕现象尤为寻常,个中出现翻译瑕疵,也挺正常。但也要认识到,“半吊子”式错译、乱译大行其道,常会在诙谐效果的“营造”中,让很多人懵圈,更拖城市形象的后腿。特别是那些公共标语,是城市“文化脸面”的浓缩呈现,其翻译质量不行也会反映城市治理面目的粗糙。

  在这问题上,城市管理者和公共标识维护责任主体,都应秉持“严谨学风”,而不可马虎,尤其要避免翻译全靠机器造成的离谱谬误。就在2013年,国家还出台了《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强制性标准,涵盖了很多产业行业,规定了英文翻译和书写的相关术语和定义、译写原则方法等。

  但就像清华艺术博物馆这次是因没校对而出错一样,当下很多公共标识的翻译都不带校对程序。原因挺简单:就跟不少政务官微虽然代表着官方形象,也本该成为专业官方信息传播平台和与公众互动的机制符号,有着“发言人素养”,眼下却动辄沦为管理人员“私微”那样,不少城市标识中的翻译,虽然代表城市形象,但却受制于某个单位里承接了翻译事务者的业余水平,其生成模式的“私人化”跟影响公共性之间被割裂,以至于应有的缜密和起码的校对机制都阙如。

  但丢脸丢的是整个单位乃至整座城市的,人家才不介意是谁翻译的,只会认为这段位挺低。而要避免犯错的轻易跟影响严重程度的“挂钩”,还得将那些公共场合翻译提到“公共”的高度上来,多些应有的重视与审慎,减少乃至杜绝那些“半吊子”翻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阳光天地
   第A22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阅读/连载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公共场合少些“半吊子”翻译
“无人车”改名
电信诈骗“次生灾害”更不容小觑
最敏感的神经
“酒”而久之
厂医务室的冷暖情怀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公共场合少些“半吊子”翻译 2016-09-20 2 2016年09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