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疾驰在去浦东机场的高速路上。
凉爽的秋风不时吹进窗内,抬头望去,清朗的天空飘浮着朵朵白云,几架刚起飞的飞机迎着晨曦向不同方向飞去,很快消失在云层里。大概一个多小时后,儿子乘坐的英国维珍航空班机也将穿过这片云层在此降落,我的心不由一阵兴奋。
时间过得真快,去年的夏夜,车也是行驶在这条去机场的路上,刚才在家里忙着整理物品还乐呵呵的儿子此时望着窗外却默默不语。借着闪过的路灯光,我见他有一丝茫然挂在脸上,我的思绪也随之陷入这沉沉夜色中。当初,是我主张儿子在大学毕业后再去英国读研究生。因为在我脑中,一直有个概念,人的成长与阅历是分不开的,年轻人需要出去闯闯,经受风雨。否则古人为何要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进展比想象的顺利,儿子按时考出了雅思,很快踏上了去英国求学之路。可真要离开了,却有一丝不舍和依恋。此去前途茫茫,将会如何?心中无数。大概儿子此刻也是同样心情。在候机大厅办好了行李和登机手续,行至安检口,身背双肩包的儿子又表现出很快乐的样子向我和他妈妈挥手告别,那是他不想让我们担忧,从此要做一个独立担当的男子汉。这晚,我倒失眠了。
翌日,儿子给我们发来了微信,说路途顺利,早晨在迪拜转机时,买了份可口的早餐慰劳自己。到英国后学校有人来接,已安排好住宿。儿子轻松的话语,让我一颗忐忑的心暂且放下。不久,他陆续在朋友圈里晒出其大学周边环境和英国风光的照片,那橘黄色的灯光下、校舍旁整齐排列的自行车;那湛蓝的天空、带着古旧的城堡和尖顶教堂,让一个初来乍到的人充满新奇,也使我们亲切得近在咫尺。视频和照片里的他,还是一副阳光和无忧无虑的样子,心想这小子适应得还挺快。其实,那段时间,他根本没闲着,办入学手续、过语言关,从生活到读书,有诸多事要做。稍有安定,就与几个同学搬到了校外租房住,并购置了锅碗瓢勺,有时自个儿做饭。在外的日子,一切都需要自己去应对。我想,他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肯定会遇到不少困难,可从未见他有过愁眉不展的时候。那会儿,他还忙里偷闲去办了健身卡,每周三次去健身,还常与同学一起跑步、打球,使自己有强健的体魄适应新的生活。只是临近春节时,他在微信上发了张照片,照片上夜色茫茫,雪花飞舞,唯有一栋楼上的窗户透出昏黄的灯光,照着外面数根横空而过的电线。在这寂静的夜晚,我知道儿子想家了。一年四季变换,在儿子的微信里也随言而变,我觉得他成熟了许多。
当然,节假日的时候,他就会和同学结伴去英国各地游览,有时坐火车,有时租车自驾出行,并从最初的国内游,到国外游。有一天早晨醒来,我打开微信,吓了一跳,儿子有几张高空跳伞的照片,只见其张开双臂在空中做着飞翔的动作,身旁是呼啸而过的云团和风。那阵子,欧洲发生了好几起恐怖袭击活动,他四处游历,我不免有些担心。事后追问下,他给我扮了个鬼脸说,就是想趁着年轻,感受自己的勇气和能量。儿子这趟英国之行算是“浓缩性”留学,时间短、课程多,但不管怎么玩,有一点他非常明确,必须完成好学业。因此一旦进入学习模式毫不含糊,时常一头扎进图书馆,尤其考试、写论文时,往往忙得昏天黑地,好多天看不到他的微信和视频。这期间,他爷爷病重,离世前在床上与孙子视频,他一边急促地喘着气,一边招手要其好好学习。儿子眼泪顿时夺眶而出,但随后又马上装出一副笑脸,不使爷爷难过。为了不影响学业,他最终还是没回来。想必那些天,他一定很痛苦。这次临回国前,儿子告知所有课程和毕业论文都已通过,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想,他可以告慰爷爷了。
机场接机口早已人头涌动,儿子推着行李车终于出来了,他身着绿色夹克,面露笑容、一副从容自信的样子。回来的路上,儿子望着窗外说,好像还在英国。是啊,人是有感情的,对于一片土地,不管待过多久,总会有所依恋。但每个人注定又是一个匆匆过客,毕竟要离开的。因为,人还要继续往前走,还有下一处风景等待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