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报,读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颇有感触——
那天中午恰逢几位朋友聚会,其中一位朋友迟到,原因是为妻子买药和落实注射的事情耽误了时间。谈到治疗,一肚子的苦水。朋友妻子患的是糖尿病综合征眼疾,需要注射一种药水,完全是自费的,不能进医保,进口的是一万多,而国产的是七千元,需要连续注射三次。而令人愤慨的是,这种药水每次的剂量只需要注射每支药的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却不能再用了。也就是说,病人花两万多元买三支药,要扔掉两支的剂量,损失一万四千元的真金白银,实在让人欲哭无泪!既然每次注射剂量不需要那么多,为什么厂家生产不考虑病人的实际需要,生产更小剂量的包装呢?是技术上有难度,还是只考虑厂家自己的利益而置病人利益于不顾呢?
优化健康服务和发展健康产业,不仅是要为人民提供健康服务、健康药品和器械,而且提供服务者和药品生产者的心态必须是健康的。不要只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前面,而必须体恤人民的需要、疾苦和困难,尤其是纲要提出的:『突出解决好老幼妇残等健康问题』。只有把自己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位置放准确了,『健康中国』才能变成真正造福人民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