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2016年10月1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应急预案岂能急而不应
佘宗明
  佘宗明

  入秋以来,北京频遭灰霾锁城。北京于10月13日至16日和18日起,两度启动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但16日环保部在对北京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的专项督察情况通报中指出,北京市城乡接合部及郊区的应急响应预案没有落到实处,问题包括部分工地未按要求停工,扬尘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重型柴油车、老旧车及外地进京车辆等污染突出。

  都知道,秋冬季是雾霾多发季节,可今年北京的霾,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些。还没进入供暖季,就秋霾横行,出门成受罪,让人心塞。环保部的通报,更是让人心塞到无语。

  再好的机制制度,不落实都是白搭。雾霾天的应急响应机制也一样,若落实情况不力,那这机制也就形同虚设,也必然对冲作为临时应急措施的预案的“减霾”效果。

  重霾本该是“应急应对集结号”,当某个地方遭“十面霾伏”,也就释放出了“已进入非常时期”的信号,从职能部门到企业、个人,都该有将保障呼吸“置顶”的自觉。

  可此次环保部专项督察揪出的问题,却让人看到了雾霾天气之外的另一种“霾”:政策落实、法规执行层面消极以对的意识之霾。对公众而言,这类霾能否尽早驱散,也攸关对治霾的信心——是的,在污染防控基本功的夯实方面,北京没少下功夫、少动真格,无论是京津冀区域环境执法联动机制的建立,还是通风廊道提上日程,还有对新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落实,都令其治霾力度加码。官方数据显示,北京近来多霾,可前三个季度PM2.5浓度同比下降10.1%。但注重日常化治理,不意味着就可以在应急层面掉链子。雾霾天的应急,是“战时状态”下的雾霾防治,直接关乎空气短期内能否转好。平日里的治霾效用如何,或许时间长了才能看出来,而应急预案落实的效果则须臾可见,所以必须绷紧弦。

  也正因如此,去年底京津冀深陷“霾伏”时,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就表示,对应急预案启动不及时、应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究责任。而北京住建委10月17日也通报了四家施工单位,暂停其投标资格,以示惩戒。而针对机动车污染突出的情况,北京也即将印发新修订的《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再遇重污染,新预案将会优先对高污染排放车辆采取控制措施。

  但不得不说,对雾霾天应急预案落实的督促督察机制,还有在非常时期亟需的多部门联动执法机制,目前仍不到位。在应急驱霾的语境中,治霾的协同性愈发凸显,也必须通过环保、住建、公安、城管等多部门协作排查,减少应急预案落实执法检查的盲区。尤其是这次落实预案不力的主要区域——城乡接合部、郊区等,亦不能成为执法薄弱地带。

  让应急预案落到实处,让预案落实效果监督贴近而行,才能少些雾霾天里工地扬尘“霾上添霾”的非正常景象。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神舟十一号太空之旅特别报道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生态上海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公告
   第A15版:公告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化/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连载
   第A29版:阅读
   第A30版:财经新闻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留学移民
   第B04版:汽车周刊
   第B05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6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07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8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应急预案岂能急而不应
保护承重墙 物业逃不开
一分钱
家长监考模糊了教育的权责界限
“专车理发”
举手之力行文明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应急预案岂能急而不应 2016-10-19 2 2016年10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