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数涉嫌贪污
35名到案“百名红通”人员涉嫌的犯罪类型包括贪污、受贿、行贿、诈骗和滥用职权等,其中近半数涉嫌贪污。
据中纪委发布数据显示,100名“百名红通”人员案发地点分布于23个省区市,目前20个省区市均在追回“百名红通”人员的战役中有所收获。其中,北京、辽宁、福建、山东、湖北和广东等6个省市各追回3名“百名红通”人员,上海、江苏和河南等3个省市各成功追逃2名“百名红通”人员,河北、山西、吉林等11个省区市各追回1人。
2016年7月13日,外逃美国长达18年之久的“百名红通”人员朱海平从美国回国投案自首,这也是已归案“百名红通”人员中外逃时间最长的。35名到案“百名红通”里,潜逃时间在5年以内的占到一半以上。其实,潜逃时间直接与追逃难度挂钩,一般而言,潜逃时间越久,追逃的难度越大。戴学民、黄玉荣、张丽萍和朱海平等人尽管潜逃海外十余年,但通过务实的国际合作,最终仍被缉捕归案或主动投案自首。
多一半从西方追回
2015年4月25日,“百名红通”人员名单公布的第三天,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的第一线就传来捷报,潜逃海外14年之久的戴学民被缉捕归案,成为首个落网人员。在此后一年半的时间里,我国先后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追回35名“百名红通”人员。
“如果能跑到一个跟中国没有引渡条例(约)的国家,可能会相对比较安全一点。”“百名红通”2号嫌犯、人称“亿元股长”的李华波面对镜头、追忆外逃之路时作出这样的陈述。事实上,大多数“红通”嫌犯在选择外逃目的地时,往往将目光聚焦于中国尚未与之缔结引渡条约的美国、加拿大等国。但通过积极推动追逃追赃国际合作,诉诸劝返、遣返、异地追诉等手段,我国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西方发达国家追回“百名红通”人员共计19人,占归案总人数的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