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此事,音乐圈内学者观点不一。泉州南音传承人、厦门大学南音研究中心主任蔡雅艺10月30日称,流行歌手的身份区别于非遗传承人,他们可以做出创新。同时,她强调传统戏曲或民歌的从业者操刀传统文化时需谨慎,必须尊重其精神和本质。
著名歌唱家廖昌永指出,如果担心外国人弄不懂方言,可以打字幕。要把古老作品推向世界,不应以任性改编传统文化为代价。
蔡国庆赵忠祥点赞
在10月21日中央3套播出的《叮咯咙咚呛》第六期安徽篇中,尚雯婕用法语与渔鼓道情传承人苗清臣合唱了一曲《夜之缪斯》,其中融入了三国演义名段、花腔渔鼓《要荆州》。
渔鼓道情,已经列安徽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流传于安徽省萧县的汉族曲艺艺术形式,吸收了当地民歌号子和其他曲种音乐。
尚雯婕神秘的演唱搭配绚烂的舞台效果,在场观众反应热烈。主持人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蔡国庆、赵忠祥等评委也都给出了好评。
李谷一:要用中国话
不料,评委之一李谷一不认同尚雯婕的演唱,她表示在中国舞台上,尤其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结合时,歌手不宜用外语演唱。
尚雯婕辩解:“世界音乐作为特别的曲类,面对的不只是中国观众。如果太原汁原味,可能外国的观众会听不懂。而且我也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引起年轻人的关注和喜欢。”
李谷一反驳:“今天,我们作为文化使者,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学习中国文化,宣传中国文化。最重要的是年轻人要继承和发展,但发展不是乱来,不是说我们今天吃汉堡、吃炸鸡,就不吃馒头、不吃饺子了,那是不可以的。”
她又反问尚雯婕,中国人,用什么立场来继承和传承中国文化?随后李谷一还以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1985年就去法国开了独唱音乐会,全场唱中文歌曲,依旧获得热烈掌声。她认为,“中国人就是要唱中国歌,我们到外国唱歌也要用中国话,让他们听懂我们中国的语言。”
经纪人:年轻人喜欢
事后尚雯婕经纪人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回应:“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喜欢听外文歌,唱外文歌对于一个年轻歌手来说也很正常,再说中国也不是只有一个尚雯婕在唱外文歌,可能还是因为所处的年代不一样吧。”他还透露李谷一和尚雯婕的争执只是艺术理念上的不同,不会影响到私人交情。
李谷一此次担任《叮咯咙咚呛》第二季的评委,都是直话直说的风格,在第一期节目里她就直言胡彦斌搭档华阴老腔传承人张建民的表演“并没有真正把华阴老腔融入进去”,让胡彦斌略尴尬。在第六期节目里,她同样质疑了歌手苏醒与泗州戏融合不够。
“文化不是媚俗的”
著名歌唱家廖昌永、泉州南音传承人蔡雅艺各自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10月30日,廖昌永称,如果作品是全新创作的,那么根据法文、英文甚至是火星文,完全可以。若是传统的东西,最好还是用本身的语言来唱,因为它是符合内在艺术规律的。
泉州南音传承人、厦门大学南音研究中心主任蔡雅艺提到,该事件需要一分为二看待。尚雯婕是一名当代流行文化歌手,这样的群体不需要背负部分传统文化的限制。流行歌手和非遗继承人的定位不同,他们可以勇往直前,吸取戏曲的养分滋养他们的新创作。“我们同时还要鼓励这类年轻人大胆尝试。”她表示。
谈到古老文化如何走向世界,廖昌永认为:“我们要想把作品推向世界,不应以任性改编中国传统文化为代价。”
蔡雅艺表示,文化不是媚俗的,必须有自己的精神和格调,必须要尊重悠久传承的艺术的精神和本质。不是为了对方听懂,我们才去做什么。
本报记者 肖茜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