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0月3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孩子过万圣节忙着扮鬼怪
过洋节能培养“国际视野”
王蔚
  万圣节即将来临。这个本来与中国普通百姓八竿子打不着的节日,这几天却在有些中小学校园里很热闹。有家长向记者反映,上六年级的女儿这两天一回家就忙着打开电脑上网店搜各种万圣节礼物和道具,全班最热闹的话题就是要把即将到来的万圣节过得“精彩”“惊喜”夺人眼球。家长疑惑,到底要不要让孩子过这些西方的节日呢?

  赞成者

  从小培养国际视野

  据记者了解,每年的万圣节前夕,老师忙着策划,孩子忙着讨论礼物,家长忙着四处购买或自制道具,准备着要搞一场轰轰烈烈的派对,几乎成了一些校园里的一景。雕刻南瓜灯,制作幽灵、吸血鬼、巫婆、黑毛之类的道具,也令家长和孩子好一阵忙碌,成为节前孩子必做的“回家作业”。有的教师会让学生在教室里布置充满万圣节日气氛的饰品,连楼道走廊也被蝙蝠、蜘蛛、气球点缀成“异国风情”。而到了万圣节之夜,还有学校会将装扮成妖魔鬼怪的孩子放到街上搞“讨糖”活动。

  一个西方的宗教节日,中国的本土学校有必要那么热衷引导孩子去“欢度”吗?两千多年前,欧洲的基督教会把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这也成了万圣节的由来。近年来,西方的有些节日在上海的校园里被部分师生追捧,连家长也会被动员起来参与其中。“过了万圣就等圣诞”,成了不少师生的期盼。有的校长还会亲自扮成圣诞老人,背着个大袋子挨个给孩子们分发礼物。

  现在比较热衷搞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活动之类西方节日活动的学校,基本上是以双语学校、外国语学校和国际课程班为主,也漫延至其他普通公立学校。有校长解释,开展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西方的文化,从小培养国际视野并提升社交能力。比如,有所学校要求孩子们在万圣夜化装外出“讨糖”时必须用英语,以锻炼口语能力。

  反对者

  传统文化应成主流

  “不就是一个节日吗?让喜欢过这些‘洋节’的学校去过,不喜欢过的孩子就不过,充其量也就是让孩子多一个节日疯一把。”针对有老师和家长的这种表态,反对者的态度也十分鲜明,认为把西方节日引入中国校园,特别是把万圣节、圣诞节、复活节等极具宗教色彩的节日照搬给中国孩子,其价值观的输入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了解西方节日文化的形式有多种多样,盲目照搬,让孩子依葫芦画瓢并不可取。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且“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义务教育更属于国民强制教育范畴,学校和教师须依法按照国家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这其中自然不包括西方的宗教节日活动。

  上海市社会学会副会长、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鲍宗豪表示,在中国的校园里对中国籍孩子的教育与引领,绝对不能冲淡中国传统文化。党中央率先垂范弘扬长征精神、坚持不忘初心,体现在青少年教育方面,就是不能把西方的价值观、西方的宗教文化演变成我们校园文化的主流。鲍教授提出,学校应当积极组织广大青少年过好中国的传统节日,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记忆,西方宗教文化可以借鉴,但绝不能倡导,更不能成为主流。必须要让青少年充分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和价值,这样才能正确地把握历史,从而更好地走向未来。

  首席记者 王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第18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报道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复/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4版:热点/新民健康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12版:社会/新民环球
孩子过万圣节忙着扮鬼怪 过洋节能培养“国际视野”
传达民情 汇聚民意
互动心理剧为居民送上“心灵鸡汤”
时髦老爷爷比肩大明星
家庭烘焙初学者宜慢购工具
宜兴紫砂名家精品邀您品鉴
新民晚报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A07孩子过万圣节忙着扮鬼怪
过洋节能培养“国际视野”
2016-10-31 2 2016年10月3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