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获“大国工匠”美誉的著名内镜专家周平红教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成立了“周平红教授内镜工作站”。现身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内镜中心学科带头人的周平红表示,贲门失弛缓症的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且多发于20-39岁的人群,往往因表现为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很容易被误诊。而周平红教授内镜工作站的成立,使社区居民能在二甲医院享受到“大国工匠”的优质医疗服务。
食管和贲门是人体内输送营养的重要交通线,可当贲门因肌肉功能障碍而不能开关自如时,进食便越来越困难。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进食后会出现呕吐症状,并愈发严重,有时食物会从鼻孔中喷出,最终滴食难进,使机体营养状况每况愈下,这种贲门失弛缓症被医学界称为“不是癌症的癌症”。过去只有开胸治疗这条路,如今,周平红改良运用的经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POEM)使这一疾病的治疗方式焕然一新。他介绍,消化道的管壁一共分四层,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其中,黏膜下层最疏松,注入生理盐水以后,可以成为内镜操作的又一空间,即内镜“第三空间”。内镜可以深入黏膜下层,在里面“打隧道”,经由“隧道”直接到达病变部位,进行相应治疗,修正生病的肌肉。
周平红教授可以说是中国内镜界的传奇人物,他凭着不断学习和创新,创造了内镜治疗领域的一个又一个“第一”(大世界基尼斯纪录)——2013年,周平红为一名98岁老人实施了POEM术(年龄最大),耗时30分钟解除了折磨老人60年的顽疾,现在老人已经101岁;2014年,周平红为11个月大的男婴成功实施了POEM术(年龄最小);2013年,周平红用内镜为一中年男子切除了重124克、长16.5厘米的食管肿瘤(最重);2015年,周教授用内镜为一名安徽老汉切除了困扰其30年、长达20厘米的食管肿瘤(最长)。
今年,周平红教授被授予“大国工匠”的荣誉。大国工匠精神体现的是精湛的技能;是严谨、专注、敬业的工作态度;是推陈出新、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大国工匠”周平红教授内镜工作站在徐汇医院的成立,使社区居民能在二甲医院享受到“大国工匠”的优质医疗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造福更多患者。工作站成立后,周平红、钟芸诗等知名教授将定期到徐汇医院进行技术指导及诊疗,并通过带教等多种形式促进医院内镜专业技术的进步和学科发展。
专家名片
周平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内镜中心学科带头人、上海内镜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技术委员会主任
擅长胃肠道肿瘤的内镜微创和外科手术治疗。创造性地开展了几项世界领先的微创切除新方法;30多个国家、地区大会演讲和手术演示,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吸引全球各国内镜专家前来观摩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