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2016年12月2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不准录像
左 妍
  左 妍

  我每年总要看几场演唱会,几乎没有一场是明令禁止拍照录像的。一到演唱会,朋友圈也会被现场照片和小视频刷屏:拍张模糊的照片,录个啥也听不清的小视频,发几句不痛不痒的感言(或者根本没字),这些实时分享均证明了个人的存在。以至于我们经常调侃,“今天在朋友圈看完了某某的演唱会”,可见,分享已成为许多人看演唱会的乐趣。

  曾经,权威市场研究公司“哈里斯”接到一项委托调查任务:有多少人在看演唱会时玩手机?结果显示:18至34岁的人群里有31%会花超过一半的时间在看演出时玩手机;40%的女性会拿出手机拍照,男性则是24%;上传照片到社交网络的女性占35%,男性则是22%。

  不久前,有个朋友专程去香港红馆看了一场张学友的演唱会,结束后他说,“演唱会只许拍照不许录像,只要观众举起手机对着舞台保持长时间不动,就会有人来劝阻。管的人严格,看的人配合,秩序真好!”

  演唱会上到底能不能拍照录像,不久前引发过激烈讨论。苏打绿的主唱吴青峰苛刻地约法:当舞台上有人的时候,不要拍照、不要录像。他连发多条微博,“门票只是让你看演唱会的,并不是让你拍照的。规则门票上有,不愿意遵守的就不要来了。”

  不让录像情有可原,可照片也不让拍,似乎违背了情理,想留点纪念的机会都不给。我也认为吴青峰未免有些太固执,但他确实有这样要求的权利。

  观众购票观看演出,实际享有的仅是观看权,并未获得复制、录制和传播该表演的授权。正如参观博物馆时,有一些展品因版权问题,只能鉴赏而不允许拍照。之所以在大多数演唱会上观众习惯于拍照录像,是因为歌手和主办方默许甚至鼓励了这一行为。当事人不介意,你怎么拍都行;如果当事人介意,就要回到契约上,遵循他的要求,放下自以为合理的习惯。

  拍照拍视频,其实是歌迷体现喜爱偶像的一种方式。只不过,演唱会作为歌迷和偶像的短暂聚会,在轰隆隆的音浪中,在彼此可以感受到的激情里,这些互动、分享和真情流露,就在你眼前直接呈现,你何必一直守着巴掌大小的屏幕?又何必非得发出这一条带着定位、显示在场的动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11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圈”里秀五彩
   第A19版:“汇”中话五者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大网购专版
   第A23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连载
   第A28版:阅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互动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文山会海”为何反弹?
迟到
不准录像
迎新展销
广告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不准录像 2016-12-27 2 2016年12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