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圈”里秀五彩
     
本版列表新闻
~~~回看上海文化寻根的轨迹
     
2016年12月2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承城市文脉 打造人文之城
回看上海文化寻根的轨迹
俞亮鑫
新民图表 制图 戴佳嘉
■ 青龙镇考古发掘现场 本报记者 郭新洋 摄
■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新馆和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预计明年建成开放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新陈列展向公众开放 潘索菲 摄
地处徐汇滨江的龙美术馆
  过去常有“2000年看西安,1000年看北京,100年看上海”之说,人们一直误以为上海是近代开埠后才走向繁华的,然而本月初,上海博物馆公布了万众瞩目的青龙镇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宣告上海早在唐宋时期就是个极为繁盛的“东南雄镇”,推翻了传统的说法,刷新了世界对上海曾是东海“小渔村”的认识。

  千年雄镇“浮出水面”

  与其他城镇相比,被称为“东南雄镇”的青龙镇到底有多“雄”?据专家考证,青龙镇位列全国十强“明星镇”,以上交商税15879贯的“好成绩”排在第五位。更为重要的是,始建于1023年的隆平寺塔紧邻吴淞江,它还是一座灯塔,位于“控江连海”的关口位置,具有指引海上丝绸之路过往商船进入青龙镇港口的导航功能。大量出土文物和专家考证,使得一个在唐宋盛世就极其繁盛并有“小杭州”之誉的青龙古镇渐渐“浮出水面”,向世人重现了昔日市井繁华、商贾云集的盛况。

  与许多文物大省一样,上海其实也有着极为深厚广博的历史文化资源。从普陀区的元代水闸遗址到松江区的广富林古文化遗址,从黄浦江两岸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到中共一大会址四周密布的众多红色旧址,都足以证明这一点。

  红色印记烙在心间

  今年恰逢建党95周年,上海启动了迎接建党百年“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拿“护照”,寻访家乡的“红色地标”;诗朗诵,缅怀党诞生的“红色历史”……建党95周年之际,上海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经过4个月的改建,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新陈列展览正式向公众开放。一批政协委员在实地调查后提出建议,上海应打造以一大会址、渔阳里等建党革命遗迹为核心的“红色之源——1平方公里历史文化风貌区”,擦亮“党的诞生地”这块金字招牌,让“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根植广大市民心中。

  留住城市文化记忆

  经过5个多月的市民投票和专家评审,上海100个乡土文化符号前不久新鲜出炉,包括石库门、中共一大会址在内的10个“最上海”的乡土文化符号名列其中,此外还有黄浦江、沪剧、鲁迅、南京路、外滩、上海城隍庙·豫园、东方明珠、徐家汇等。100个乡土文化符号可以拼成一张上海文化地图,一部上海文化辞典。这对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意义重大。

  今年8月,上海百年石库门建筑均益里的4幢由清朝洋务重臣盛宣怀所建的房子发现被拆,市民深感痛惜,也引发了舆论的批评。上海一些专家学者和政协委员因此呼吁,上海有条件的街道乡镇应建立历史文化陈列馆,以留住乡愁,留住文脉,并借此增强文化保护意识。曹杨新村、江湾镇等一批文化陈列馆相继建立,让周围居民增添了亲近感和归属感。

  激活城市文化遗存

  今年,作为“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的重大文化项目——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新馆和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宣布两馆合一,并在南京西路原上海美术馆旧址悄然开工,改建工程将以修旧如旧为原则,预计明年建成开放,为上海再添文化新地标。

  上海正在积极编制“2040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其中保护规划也是重点。上海曾公布过44片历史文化风貌区,中心城区就有12片,包括外滩、人民广场、老城厢、衡山路-复兴路、南京西路、愚园路、新华路、虹桥路、山阴路、江湾、龙华、提篮桥等。今年,上海又公布了119处“风貌保护街坊”,进一步扩大了历史文化的保护范围。明德里、余庆里、瑞庆里……不少石库门弄堂都榜上有名。

  不到1.5公里长的武康路上,几乎每一幢建筑都有着十分悠远的历史。今夏,徐汇区新推“心醉夜色武康路”——《上海再发现》沙龙活动,吸引了众多游人。这一带有巴金故居、张乐平故居等,民国革命先驱孙中山、黄兴等和文化名人郑君里、赵丹、秦怡、孙道临等也在此居住过。十年前默默无闻的武康路如今为何这么火?这与徐汇区注重挖掘这里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有关。

  上海被国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共有三条马路,除武康路外,还有陕西北路和多伦路。陕西北路上共有21处历史文化遗址,遗憾的是,这些历史遗迹竟无一对外开放。静安区文化局只能在这条历史文化名街北侧另设展示咨询中心。因此,如何激活历史遗存,让它们为上海打造“人文之城”增添光彩,无疑还大有文章可做。

  浦江两岸令人憧憬

  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今年名列十个“最上海”乡土文化符号之首,并非偶然。目前,上海正在积极推动黄浦江两岸到明年底基本实现总长45公里公共空间的贯通开放。对此,许多市民翘首盼望。依托母亲河,留住记忆,激活人气,打造时尚,带动文化产业,前景不可限量。如今,徐汇滨江已初露风采,龙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星美术馆等一批艺术场馆通过“活化”老厂房纷纷落户;水泥厂旧址上将打造迄今为止最大的中美文化合作项目“东方梦工厂”,当年搅拌水泥骨料的预均化库已改造成了穹顶剧场。这里将汇集起一批美术馆、博物馆、音乐厅、画廊、演艺广场、艺术公园,最终将打造成与巴黎左岸、伦敦南岸齐名的西岸文化走廊。

  从徐浦大桥到吴淞口,缓缓流淌的黄浦江诉说着一个个历史故事,民族英雄陈化成在此殉国,1843年上海在此开埠圈地,江南制造局等一批近代民族工业在此崛起,刘少奇、邓小平、任弼时等一批革命家在此起航出国寻求真理……“2040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指出,将推进黄浦江两岸、苏州河沿线、环人民广场等重点文化集聚区建设。建设文化集聚区不是简单拆旧布新,而是在保护的基础上激活大量历史文化遗存,开发可视、可听、可游、可购买、可体验、可互动的魅力文化空间,这一前景令人十分憧憬。

  本报记者 俞亮鑫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生态上海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社会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中国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圈”里秀五彩
   第A21版:体育/新民晚报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阅读/连载
   第A29版:大购网专版
   第A30版:汽车周刊
   第A31版:汽车周刊/年度评选
   第A3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科艺T台/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04版:普陀教师/新民教育
   第B05版:普陀教师/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7版:广告
   第B08版:广告
传承城市文脉 打造人文之城
新民晚报“圈”里秀五彩A20传承城市文脉 打造人文之城 2016-12-28 2 2016年12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