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扒下再多的新装,也拦不住造车围城外的人,新能源车弯道超车的机会、鲜有追责的速成山寨车,以及心照不宣的造车利润,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野心家,——当然,他们一般自称是“新鲜血液”。有人统计过2016年新出的汽车品牌,一年不到的时间就有10家以上中国品牌出现。有蔚来汽车这样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有奇点汽车这样处于概念阶段的,有汉腾汽车这样直接新车上市的,但不管是哪一家新品牌,都离不开“新能源、智能互联、SUV”这3个当下的汽车热门关键词。以前有IT企业,后来有零部件企业,到上周,又多了一个ICT企业——中兴通讯。
前仆后继,意犹未尽。
可在中国造车,对于富豪们来说,真的是只管出钱、其他都易如反掌?
即便有吉利的Link&Co和长城的WEY,业界对新加入者依然持怀疑态度,更对PPT造车、觊觎政府新能源补贴的企业嗤之以鼻,而对于山寨者,无论是做工,还是售后,早已是嘘声一片,之前听闻有消费者为争最后一辆某山寨车现车而大打出手,很多人表示难以理解。毕竟造车并非易事,它的游戏规则要求了必须有钱,必须有设计开发能力、生产能力、产品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售后服务及产品安全保障能力,当然,最基本的是,必须是国家批准建造的。
不过,血液再新鲜,年关也一样是考验。等到明年出年终销量成绩单的时候,或许就是大洗牌的时候,韩国现代富可敌国,它在中国的各进口车4S店,不也说关就关了么? 姚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