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候指数系列每月5日下午3:00发布,将打造气候大数据开发应用的新坐标,结构化的气候信息可以服务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一批中国气候指数系列分为年度和月度指数,包括雨涝指数、干旱指数、台风指数、高温指数、低温冰冻指数和中国气候风险指数(CRI),同时提供未来三个月的指数预测。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表示:“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国家,气候复杂多样、时空变化大、气候承载能力有限,是世界上气象灾害种类最多、影响范围最广、发生频率最高和灾害强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近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带来的气候风险日益凸显。因此研制发布中国气候指数系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该指数不仅有助于减轻气象灾害风险,而且也为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有益参考。”
财新智库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表示:“气候指数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农业生产、能源消费、大宗商品、生活消费、医疗健康、旅游观光、体育休闲、交通运输、保险金融等诸多领域,都与气候变化信息相关。我们期待未来与国家气候中心一道开发更多的气候指数产品,共同推进利用气候大数据服务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