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千垛景区,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千垛景区以“垛田”为特色地貌。近期,兴化千垛景区旅游推介会在上海召开。会上透露,2017兴化千垛菜花旅游节将于3月27日至5月8日举行。
湖荡沼泽之地的水上花海
千年前的兴化,乃湖荡沼泽之地。兴化的先民们为了抵御洪水,垒土成垛,垛上耕种,形成了垛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有记载:中国东南平原有垛田。勤劳的兴化人民在独一无二的垛田之上辛勤耕种,创造出全球唯一的水上花海,每年都吸引着国内外大量的宾客来到兴化。兴化千垛菜花旅游节期间,将上演各项内容丰富的节庆活动,荧光嗨跑、世界蓝莓小姐巡游展演及菜花摇滚音乐节等系列活动将在千垛景区相继上演。除此之外,围绕千垛景区,同期周边的茅山镇将举办国家级非遗项目——清明会船节,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沙沟镇将展示大型传统彩妆灯会表演。
每年清明时节,千垛景区四面环水的“垛田”上长满了金黄色的油菜花。一幅“油菜花开金满地”的壮阔美景,吸引了众多前来观光的游客。“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正是兴化垛田菜花的真实写照。而且兴化不仅是菜花迷人,四季更替都是景色迷人。夏天,千垛景区荷塘绿意更有一番浪漫光景。秋天,在这千垛田间,见万寿菊花,黄叶纷飞,妍丽雍容,在重阳雨后,正值菊黄蟹肥时,看万花黄透,品水乡河蟹,真可谓美不胜收。入冬时节,看千垛景区芦花飞雪,苇絮悠然飘飞,弥天盖地。
农业文化遗产兴化垛田
江苏兴化先民在沼泽高地上垒土成垛,垛上耕种,开辟了在湖荡纵横之中的独特地貌垛田,之后“垛田传统农业系统”成为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并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垛”是里下河地区独有的一种农业景观。据史料记载,形成于750年前。在泥土缺乏的泽国,勤劳智慧的兴化人民在湖荡沼泽地带开挖网状深沟或小河的泥土,一方一方使其堆积如垛,成为了可以耕作的垛田,形成了具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价值的兴化垛田奇观。由于垛田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壤肥沃,尤其适宜种植瓜果蔬菜,上世纪50年代,便有了“垛田油菜,全国挂帅”之美誉,因蔬菜品种全、产量高,垛田又有“蔬菜之乡”的美称。在《舌尖上的中国》中,垛田出产的“兴化龙香芋”一举成名,芋头烧肉、蟹黄豆腐等水乡特色美食令人食指大动。近年来兴化人利用垛田这种独特的地貌,从事大规模油菜生产,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所孕育的花海盛景和人文智慧,兴化展开全域旅游的画卷夯实了基础。
旅游业内人士称,文化遗产的利用和开发,会对一个地方的旅游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地域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特征之一,非遗旅游资源是一定地域内人们智慧的结晶,其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价值高。目前,因“垛田花海”而享誉全国的兴化,将当地自然景观及人文风光完美结合,将里下河地区独特的垛田农业文化遗产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的旅游休闲度假圣地,在长三角区域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