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一九七七年高考阅卷感怀
~~~——一九七七年高考阅卷感怀
~~~——一九七七年高考阅卷感怀
~~~——一九七七年高考阅卷感怀
~~~——一九七七年高考阅卷感怀
~~~——一九七七年高考阅卷感怀
~~~——一九七七年高考阅卷感怀
     
2017年06月0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蚂蚁一点救书生
——一九七七年高考阅卷感怀
李定宣
  李定宣

  我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毕业于天津大学核物理电子专业,为支援三线建设由上海来到四机部位于贵州的083系统工作。1977年,接到贵州省教育厅高考招生办公室通知我参加高考阅卷的邀请函。喜悦之余,深感责任重大。

  我怀着清静平等之心,一丝不苟,如履薄冰,批阅着一张张物理试卷。这不是普通的试卷,它们饱含着考生久旱逢雨的期盼和十一年的心血,我们必须给他们一个公正的结果。 我小心翼翼地批改着,生怕因自己的疏忽大意造成误判,影响考生的前途和命运,因为我自己也是通过这个门槛,十七年寒窗苦读,从湖南走出来的农家子弟。

  在审阅一位考生的计算题时,我发现其计算公式正确,运算过程清晰,但最终答案中点错了一个小数点,不符合标准答案。为慎重判定,我详细查阅了考生上交的草稿,发现草稿中的运算过程和答案都是正确的。我估计是他在誊写时大意所致。再分析该考生的整体物理试题答案,逻辑清楚,叙述和计算清晰。在物理科目上可能是一位出类拔萃之材。如此题判为错误而失分,在万分激烈的竞争中,他也许因此会跌入万丈深渊。到底如何判定呢?

  在我心情十分矛盾之时,想起曾任武汉大学校长的三伯父李达曾笑言过的一个传说:古代有个书生赴京赶考,途经一地,遇洪水,见一窝蚂蚁将遭灭顶之灾,急救之。科考中,他才思敏捷,所写文章扬葩振藻,徜徉恣肆,蹙金结绣,一气呵成。他的书法字体龙飞凤舞,行云流水。批文官阅后赞叹不已。可是最后一篇文章中,有个“太”字少了一点,变成“大”字,意思迥然不同了。眼看十年寒窗苦读,将毁于一点……突然一只小蚂蚁爬上考卷,补上了一点,考官拂蚁,可蚁又附上。考官顿悟:“蚂蚁救书生,一定有缘故。”再反复思量,该生的学问确实渊博,后经众考官商讨判定,中了头名状元。

  这个富含哲理、爱惜人才的传说故事,在我举棋不定、踌躇不决之时,坚定了我的信念。我提出物理试卷批阅小组开会共同研究。会上,我亦讲了这个传说故事以及我的意见。小组成员不谋而合,一致表示不扣分。我释怀了。也许此举为百废待兴的中国留下了一位有用之材。

  这或许是特殊时期的一个特例。四十年过去了,我这个曾经的高考阅卷者欣喜地看到他们当中涌现出大批优秀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医学专家、工程师……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民族的栋梁。更让我感到不期然而然的是,如今的高考制度,对人才培养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无论是高考流程、考试科目、考试时间还是考生录取方式都作了人性化的变革。愿我国的高等学府培养出更多有理想、有担当、有道德、健康快乐的学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阳光体育
   第A23版:阳光体育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阅读/连载
   第A27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8版:汽车周刊
   第A29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30版:新民健康
   第A31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32版:医技/新民健康
蚂蚁一点救书生
忆战友
“替罪羊”的吐槽
我在春光里等你长大
上漏下湿
漫步金色
扫一扫
新民晚报夜光杯A25蚂蚁一点救书生 2017-06-07 2 2017年06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