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评论/专栏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7月1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已晚谭
官闻三则
凌 河
  凌 河

  “GPS”

  近日某地脱贫攻坚指挥部下发文件称,为加强对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的管理,规范驻村干部签到制度,对全市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实行GPS定位管理。

  这个“GPS定位管理”,引出报网一片哗然。使用GPS定位,无非是怕这些“第一书记”不进村,或进去了又跑了。但是也有网友反问,他进了村后在哪里睡大觉,你GPS能发现?再说扶贫脱困,也要拉项目、求支援,也要大范围“配套资源”啊,你把他“定”在村里怎么行……

  其实类似的“GPS定位管理”,并非今日才用,早在两年之前,某地为防止“公车私奔”,不是早给全部官车装上了GPS吗?纪委稳坐“中控”,看你去了哪里,有没有办私事,结果如何呢?当然在这之前,更有某机关为防官员到外面喝酒吃请,规定中午必须到本局食堂打卡,收获也是天晓得。至于用GPS定位扫大街的环卫工以防他们片刻偷懒,这就不是官闻,胜似官闻啦。

  有网友说,用GPS定位管干部,是干部的悲哀,具有人格挫伤;但依我所见,更是管理者的悲哀,显出种种无奈和无能——如果我们的官员,人人头上顶个“天线”,他能“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甚至“干大事”吗?

  “误读”

  某市市长独自私访夜市,无车驾、无随从,钻到大排档点一份小菜,体验一下平民百姓的平常日子和本市已夜夜沸腾的“黑暗料理”。所谓有图有真相,市长私访的照片,还被挂到了网上。

  于是网友不答应了,你明明“私访”,还带着记者拍照?这不是作秀,不是沽名钓誉吗——后来真相大白,原来不是什么随行记者,而是路人偶拍所照,那市长,确实是当了一回“孤胆英雄”。

  其实这类误会,早已有过,某市一女市长,“亲自”挤地铁,也被路人拍到,也是挂了出来,同样也引出了“作秀”的“拷问”,结果当然也是真相大白,没有继续冤枉女市长。

  我们的官员,亲民实干的不少,但为什么有那么多误读呢?因为确有一些“领导”善于作秀。比如说某地某长慰问贫困户,一个红包拿在手里,搓来捏去就是不交给孤寡老人,什么道理呢?因为电视记者还未到,所以要等他来,才能拍下“领导无微不至,老人感激涕零”的动人镜头啊。又比如某地洪水,县长登上冲锋舟察看水情。那款冲锋舟只能容二三人啊,于是喝退所有随从,唯独上了一个摄影记者!这县长临危冲锋,当然可歌可泣,但冲锋舟纵然危险,也要带上“记者”,这就令他的光辉形象,多少打了一个折扣啊!

  至于少数官员的作秀兼作假,造成了“普遍不信任”,这“塔西佗”式误读的来由,就更不要说了。

  “两个指头”

  某贪官将辖内2000亩林地,以每亩一万元低价“包”给某商人,当然十分优惠和“倾斜”。何以回报呢?贪官伸出两个指头,商人以为懂了,“加码”送了50万。谁料贪官人前人后数落该商“不懂事”,商人才明白,那两个指头,原来是200万,于是急忙再送上150万——“我还以为20万呢”。

  看来“不懂事”是不行的。比如说某贪官“久不进钱”了,于是跑到医院里去躺上半个月,果然送礼者络绎不绝,这个“寡人有疾”,你“不懂”行吗?又比如说,某贪官一年过了六个生日,为什么如此频繁,你“不懂”也不行啊,还不是纪委讲的“借红白喜事敛财”吗——这“两个指头”,还有谁真的“不懂”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特别报道
   第A06版:郊野大地
   第A07版:评论/专栏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人物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金融城
   第A18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A19版:专版
   第A20版:基金纵横/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23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24版:福彩专版
   第A25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7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A28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9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A30版:家装专版
   第A3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3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微腐败也是腐败,反腐无法外之地
官闻三则
贫居闹市无人问 富在深山有远亲
我的鄙视赤裸裸
新民晚报评论/专栏A07官闻三则 2017-07-15 2 2017年07月1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