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日和基地总面积达1000多平方公里,由沙漠、草原、山地等地形组成,具有独特的练兵地理优势,是我军唯一可展开集团军规模诸军兵种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的现代化演兵场。目前,该基地主要担负组织师、旅、团级部队合同战术演练,协同装甲兵和其他兵种进行技术、战术训练,可展开军师规模的实兵演习,并为陆军装备的各种武器进行实弹、实爆作业和航空兵实施对地面部队攻击演练提供保障。
朱日和的首要亮点是符合信息化战争要求的复杂电磁环境系统。据《解放军报》报道,该系统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集导调监控、战场仿真、辅助评估、综合保障、基地管理“五大子系统”为一体,达到世界领先程度。像6000多平方米的训练中心里,遍布多个为各种演习提供支撑的指挥控制枢纽;演兵场上部队集结、机动展开、发起攻击……每一个细微变化都被来自空中、地面固定和移动的监控系统自动采集,实时传送到这里,各种数据通过高速计算机处理后分发给多维侦察、态势显示、战斗力指数评估、战场损消耗等各个分系统,现场影像、交战三维动画模拟、“红”“蓝”军指挥文书、通信干扰情况、战斗力指数曲线、装备和人员损伤统计等各类信息在大屏幕上一目了然。
基地的一位首长介绍,复杂电磁环境系统从上世纪90年代末投入使用以来,先后有几十个师(旅)、数十万官兵经受了“战火”洗礼。在现场,通信兵听到的噪音不再只是一种,是几十种混杂在一起;无人侦察机能被干扰得上不了天,即便升空,有时候却传不回一点数据;“敌方”心战宣传不时侵入电台、网络,任你怎么改频,一样摆脱不得……许多参演参训官兵反映,他们或许不在乎朱日和基地的火力压制,却深感无形的电磁干扰压制之厉,“无论如何也摆不脱、甩不掉,逼得我们苦练新招”。
每一个来到朱日和的部队,都会在离开时收到“三个一”的礼物:一份讲评材料、一个千分制评估报告、一套全程录像回放。一位在这里参训过的指挥员曾表示,朱日和体现的“实战化”就是实事求是,一切从打仗出发,“来到朱日和,没有捷径可走,只能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把握每个走向未来战场的关键!”
记者 吴健
本版照片均为新华社记者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