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些年纯文学杂志处境艰难,但各类文学选刊却并不少见。《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表示,文学选刊在原创文学的发展中起到过积极的作用,现在大部分选刊也是规范的,但对于那些不规范的选刊就只能通过版权来保护自己、保护作家。他举例说,有一本选刊转载了《收获》刊发的作品,对作者说已得到杂志社同意,对杂志社又说和作者沟通过,其实是两头都不知情。据介绍,现在的文学选刊转载作品大都是单方面的——文学选刊自行决定选什么作品、付多少报酬,作者的意愿很少被顾及,而首发的杂志社及其编辑的工作更是常常被忽略了。
原创文学杂志社的编辑发现作者和作品,以及其后与作者沟通、修改、完善作品的过程也是一种有价值的劳动。然而在现有的法律法规框架下,首发的作品被其他文学选刊转载,杂志社及其编辑并没有立场来为自己及作者发声。而《收获》杂志此次公布的投稿及转载须知,就是尝试在法律框架内更好地维护文学原创作者权益,尊重原创优秀文学作品价值,促进文学期刊市场良性、健康、有序发展。
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两个“须知”也给出了一个信号,那就是《收获》这本老牌文学杂志有意在文学版权的保护、使用及开发上有所作为。据介绍,在实行新的投稿和转载规则后,《收获》将更主动地向外推荐本刊刊发的优秀作品。而另一方面,《收获》杂志的几个类型文学微信公众号已经签下了80多位作者的500多部作品,将会在文学作品的深度开发上进一步介入。
由《收获》文学杂志和长江文艺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17收获文学排行榜上半年榜于昨天也同时揭晓。苏童的短篇小说《玛多娜生意》、王安忆的中篇小说《向西向西向南》、石一枫的长篇小说《心灵外史》和周晓枫的非虚构作品《离歌》分列四个组别的榜首。 记者 王剑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