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出发,经过了12小时的长途飞行,飞机降落在埃及的南部城市阿斯旺。随后驱车前往埃及古都卢克索,路上行程需要4小时左右。
大凡出去旅游过的人,也许都曾有此经历和担心,乘坐长途车,最怕中途没有服务区或未到服务区时,就有内急的感觉。我们车上一共40多个人,一路上,大家起先还蛮新奇的看着窗外那无边无沿的沙漠,偶尔看到几片绿林和几幢拱形的圆顶建筑以及三三两两穿着白袍的男子,或浑身上下都裹着黑袍的女子。车行不久,由于旅途劳顿,大多数人都开始养神睡觉了。车厢里静悄悄地,车子很快就开了将近2小时。突然间,听见不知是谁叫了声:“导游,我们的车可以在哪里停一下好吗?你们这路上有服务区吗?服务区快到了吧,还差多少时间?”
喊话的是坐在后排的一位中年妇女。导游回答说大约还需1个时辰左右,妇女得知后皱了下眉,有些焦急烦躁的样子。就在这时,见那导游轻轻地从前排座位上站起身,走近那妇人面前,一边附着她的耳朵,好像在咕噜些什么,一边抬起手,指了一下大巴中门处的地方,因我就坐在靠近中门的位置上,这动静被我瞅得一清二楚。只见那妇女先是一脸惊讶,然后,笑逐颜开的立马用手急速地拉开中门楼梯边上的那扇门进去了。
原来埃及的旅游大巴在中门上车处靠近车头的一边,设有微型厕所,非常隐蔽,不特别注意的话,根本就不知道这里是一间巴士上的厕所。它的门看上去像一块车子上的挡板或与乘客毫不相关的装置,利用了中门三格楼梯旁的一只把手,其实也同时用作厕所的门把手,旁边装有一个金属的小按钮,只要按一下,门就可打开。里面坐厕和洗手池一应俱全。早知道这样,我也不用忍着少喝水,一会儿看看手表,一会儿看看窗外,寻找是否出现了服务区的模样。
后来当地导游跟大家解释:埃及的旅游大巴上都装有这种应急厕所,不过他也不希望大家频繁地出入该厕所,因车外温度高达40多摄氏度,车厢内空调,环境封闭,空气不易流通,能忍则忍,最好还是到服务区用厕。说来也怪,自从大家知道了车上有厕所后,倒也没看见有多少人用的。听说以往有发生过因中途无法停车游客而大动干戈的。这大巴上有厕所,“太方便”了!也许这就是一个心理暗示和心理安慰在起作用,让人都心定了。
由此倒是引发了一连串的如厕话题。同车一位来自苏州的女游客说:不久前,她去美国旅游,机场的一位地接导游一上车就对着大家讲,美国地方很大的,往往景区之间相隔甚远,车行三四个小时没服务区是完全正常的,所以建议大家在车上尽量少喝水,老年人不妨可以备几块尿不湿等。她说完后,我们全车哗然,有位小伙子大声说;这是啥逻辑啊?即便我们年轻人,要我们长时间憋尿也不行啊,难不成以后外出旅游还要增添新的装备,每人一袋尿不湿?人家是来旅游哒,不是瘫痪病人,这样不是自遭罪吗?
在后来近十天的旅游过程中,全车的人无论男女老幼,都放心地坐在车上浏览沿途美景,尽情享受旅游带来的愉悦。
埃及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就目前来讲,还处在较为落后的阶段。但他们知道自己的优势所在,于是,他们大力发展旅游业,并注意有针对性地改善服务,给游客越来越周全的“方便”。“方便”之事,说小很小,说小又不小。这次的见闻,似乎也值得广而告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