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0: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8月2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请回”吊扇
马蒋荣
  文 / 马蒋荣

  说起家里用吊扇,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盛夏天在老公房楼下弄堂口乘好风凉,走进窗子大开的房间,把调速器放在慢速档。人则睡在地板上,享受着头顶上的徐徐吹下的凉风,看着吊扇一圈一圈地转动,很快进入梦乡。

  十六年前,买了商品房。装修前,在装潢设计师陪同下参观了不少样板房,最终选了一款符合自己条件和喜好的款式。但是,当我提出在客厅和卧室里需要安装和我老房子一样的吊扇时,却被设计师坚决否定了,说如今都用空调了,谁还在新居里装吊扇?不仅不合时宜,而且会破坏整个装潢带来的效果和品位。想想也有道理,不管是开发商提供的样板房,还是同事、朋友的新装修房,里面都只有空调内机,根本没有见到过一台悬在头顶的吊扇!

  在享受空调的同时,问题也随之发生了。

  记得第一次是自己在大热天居然发高烧到39摄氏度,人像蔫了的茄子,没有一点精神,医生看过后,诊断是:着凉了,你们老年人晚上睡觉空调温度不要调得太低!

  前几年家里90多岁的老岳母也在三伏天发烧了,虽然没有我这样的高热,但医生看过后说:着凉引起的,孵空调了吧?老人还是以自然风为宜,整天闷在空调房间里容易得病!老人经这么一折腾,等到身体恢复已经是秋天了。

  更刻骨铭心的是前年我孙子大伏天高烧发到40摄氏度,化验、打点滴、吃药弄得我们做爷爷奶奶的也差点累倒。医嘱居然如出一辙:小孩着凉了,今后不要老是关在空调房间里,房间要注意通风!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我是吃了三次亏,才明白过来,生活不是以养眼和品位为主要目的的,能实打实地过好日子才是普通家庭生活的唯一。于是全家人一致决定“请回”吊扇,并且情愿在墙上排电源明线,为固定吊扇破坏天花板原装饰。不料如今的厂家早就根据市场需要,开发了新型的吊扇,虽然比过去的吊扇要贵两三倍,但厂家派出的安装工只要利用原来吊灯的电源和位置既不走明线又不破坏原装饰和原照明就可投入使用了!

  自从家里安装了4台吊扇,除了最闷热的几天晚上开空调外,几乎全是开了窗子以吊扇的模拟自然风消暑为主,不仅我们老人和孩子安然度夏,而且大大节约了电费,全年的用电量也都控制在阶梯电价的基本用量内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郊野大地
   第A07版:读者之声
   第A08版:视觉/新民印象
   第A09版:视觉/新民印象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新视界
   第A12版: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动态
   第A14版:聚焦/文体汇
   第A15版:文体汇/动态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A22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A24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A25版: 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A26版:亲子阅读/ 星期天夜光杯
   第A27版:康健园
   第A28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A29版:金色池塘
   第A30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3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32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岳母的千层底鞋
步溪图
“请回”吊扇
跷脚价吓退了谁?
我和儿媳的“战争”
新民银发社区
新民晚报晚晴风景/金色池塘A30“请回”吊扇 2017-08-27 2 2017年08月2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