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在遂溪发生了黄略之战
李平书的主要或最重要的举措:举办团练。这举措不算李平书创造发明,40多年前,洪杨之乱已呈野火燎原的态势,仅靠帝国的八旗兵、绿营官兵根本无法阻挡的时候,咸丰皇帝便有各地举办团练的上谕,用心良苦:借用地方力量,将叛乱镇压下去。正是这个举措,长毛们最后果然灰飞烟灭,帝国则不但收获了淮军、湘军这些崭新的武装机器,更重要的是,收获了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直到董福祥这样的王朝死忠,收获不小啊!
李平书如法炮制,且又有一些自己创意。
他选择团丁大有讲究,要求之一,年龄,下不能低于16岁,上不能超过50岁;要求之二,如果你是或将是三合会成员,如果你嗜好吸食洋烟(即鸦片)这一口,概不入选。
两个要求后,遂溪团练,共设六营,六营总部便在民风最为彪悍的黄略村。团总由冯绍琼担任,此君不是寻常之辈,当年跟随冯子材将军,与法国人有过血拼,军事上,可以说很有一些经验了。团练编制如此确定:每营,练勇250人;设左、右、前、后、中五哨,每哨50人;每哨,下辖五队,每队10人。营有营长,哨有哨官,队有什长。练勇还有自己的服装,上衣前缀一个“义”字,后缀一个“勇”字,练勇们的头上则戴一顶竹条编成的圆顶帽。最后,武器。对遂溪一地团勇来说,武器也算很不寻常了,前膛枪500支,单响毛瑟枪200支,士乃打枪300支,毛瑟枪的弹药有2万颗。团勇们后来回忆此事,“当时最好的枪九响,是李知县发的。”虽然前膛枪、毛瑟枪与士乃打枪与法国兵武器还没得比,但杀伤力应该足够。
经冯团总谋划,团练六营呈散状布局,中心为黄略村,左翼是平石、文车,右翼是麻章、志满,仲伙则为六营后卫,整个防线又以麻章团练营为前锋,尖头直逼赤坎,与气焰嚣张的法国兵作近距离对峙。
团勇们在黄略村每日苦练,他们操持各色热兵器的姿势,想来让赤坎那里的法国人看得一清二楚,他们手中高举的大砍刀,明晃晃刀光想来也刺痛着法国人的眼球,双方针锋相对,情势一触即发。
这时,李平书的思想有一个突然而剧烈的转折,他人性中某种毁灭性的东西被激发了出来,这个向来以科举功名为人生主要目标的优贡生,找上王缉堂,盯着他的眼睛问道:“番鬼们经常在我们遂溪地带随意出入,旁若无人,对地形显得十分熟悉,我想应该是有人为番鬼们带路,会是谁?”
王缉堂似乎早就等着李平书有这个提问,便毫不迟疑地回答说:“赤坎的陈敬伍。”赤坎的陈敬伍?李平书作着寻思,少顷,口气冷酷地决断道:“要打法国佬,要抗敌,就先要整死这个陈敬伍!有谁敢杀他,我出一百元。”
王缉堂想了想:“王如春吧。王如春这个人有种,不怕死,让他去干,肯定行。”李平书点头说就这么定了。随后,他大概与王缉堂一同设计了一个圈套,要让陈敬伍乖乖地钻进来。
圈套也没什么大高明,不过就是以李平书名义,请陈敬伍前来小宴,至于小宴理由,历史没有给出。陈敬伍毫不知觉,想来并非敏锐之人,知县大人请他喝酒,岂有不去之理?在遂溪,这应该算作天大的面子了!至于其他,陈定然没有多想,倘若他有丝毫联想这个酒席有可能便是当年的鸿门宴,那么他还会如此兴冲冲地赶来赴宴吗?事实上,陈敬伍可能十分得意自己的双面人生:在法国人这里他吃得开,在中国人这里,尤其知县大人这里,他照样玩得转。
1899年10月9日,在遂溪,发生了黄略之战。这一仗,李平书力主训练的团勇们,阵亡两人,受伤25人,法国人方面,8名士兵魂归故里,负伤者则不下数十人。
当天晚上,李平书写信给法军指挥官,要求对方止兵。法国指挥官有点气急败坏。
法国远东舰队分队司令的高礼睿海军中将,说法国士兵出来是游玩的,而不是攻打黄略;他同时说,是李平书在唆使中国百姓对法军攻击,随后声明:如果中国百姓对法军再有不敬,定将开花炮扫平。
李平书毫无俱色,那刻,他眼中素来的儒雅风云荡然无存,想来升起的是腾腾杀气。
遂溪抗法,让李平书在上海史上留下了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