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9月0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弯弓挂扶桑,长剑倚天外
黄爱东西
  ◆ 黄爱东西

  有一种花,顶着神木的名头,在岭南随处可见,由微服私访而成了长期卧底。

  《山海经·海外东经》说:“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说文》里说:桑,神木,日所出也。”晋代郭璞《玄中记》:“天下之高者,扶桑无枝木焉,上至天,盘蜿而下屈,通三泉。”

  按古典文学博后小洲的说法,山海经里提到的扶桑是神木,九个太阳在枝头下,一个在枝头上。至今扶桑的解释还是会把这几个分列,就是一朱槿的别称、二神木、三代指东方、四东方古国名等,所以能不能把朱槿就和神木混成一物,得考虑考虑。

  按说神树的气势,得是大乔木。有论文考据说,传说里的扶桑是棉花,扶桑国是墨西哥。可是棉花,草本啊,一两年生啊,就算长成精也成不了神木气概。

  现实里的植物,名叫扶桑的,是灌木。粤人管它叫大红花,佛桑,扶桑。很不稀罕,到处都见,以前小孩子会摘下来撕开花瓣,舔花蕊深处看看甜不甜。到现在,大部分都被剪成绿篱或球形,只做绿化用。剪过的就不太开花,它们的花都要开在一枝枝的新梢上。

  我住的村屋小区里有几大丛没剪的,得以见到它们开花盛况,花不妩媚,但确有蓬勃冲天四散之势。

  《本草纲目》里说“其花有红黄白三色,红者尤贵,呼为朱槿”。正经的单瓣朱槿现在大家都不爱种,大概因其常见又不媚,可人家是神木啊。新近的园艺品种,明黄色的单瓣扶桑很醒目,重瓣的叫朱槿牡丹或者扶桑牡丹,正红色和黄色的都漂亮,也就没啥神木的严肃气质了。当然,身为一种到处可见而又严肃的花,这事本来就有些让人难以想象。

  槿一族渊源颇深,槿的本意是指开花时间只有一个白天的木本植物,朝开暮落,即是木槿,落叶灌木。槿一名舜,《诗经·郑风》里的“有女同车,颜如舜华。”“有女同行,颜如舜英。”

  木槿常常种来做篱笆,称槿篱。粤语里就不说邻居,说隔篱。和杜甫的一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丝丝入扣。

  有纠结厘清朱槿和木槿之不同的。按我看,木槿家族里的红花一族就叫做扶桑,别名朱槿赤槿,是木槿家族里最出息的一支,界门纲目科属种都一样。

  三国魏晋时期的阮籍,竹林七贤兼建安七子,写的《咏怀》八十二首里就既说扶桑又说木槿:“木槿荣丘墓。煌煌有光色。”“墓前荧荧者。木槿耀朱华。”“若花耀四海。扶桑翳瀛洲。”按说晋代嵇含编撰的《南方草木状》更早,但这本神书“直到南宋《遂初堂书目》始有著录,而南宋以前诸书所引内容又与今本多有不合之处,所以自清末以来便有人怀疑其为南宋高手的伪托。”书里关于朱槿的记载,内容的前半截和《岭表异录》大同小异,后半截是:“出高凉郡。一名赤槿,一名日及。”

  私下觉得写扶桑,最猛的是阮籍老师这句:“弯弓挂扶桑。长剑倚天外。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后来李白老师也写了一句:“将欲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金砖国家厦门峰会特别报道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家装专版
   第A08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9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新视界
   第A12版: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13版: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14版:人物/文体汇
   第A15版:文体汇/聚焦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A22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A24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A25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A26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7版:康健园
   第A28版:健康养身/康健园
   第A29版:金色池塘
   第A30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3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32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六月素
弯弓挂扶桑,长剑倚天外
斯洛文尼亚波斯托伊那风光
走到玉林西路的尽头(续二)
旧时物
一出梦的戏剧
无 题(468)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A21弯弓挂扶桑,长剑倚天外 2017-09-03 2 2017年09月0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