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京沪适龄单身者均突破100万人,2015年曾有报道,中国单身者将近2亿,这预示着单身现象正在悄悄地渗入我们的生活和交往的人群中。
单身分两种,主动单身和被动单身。主动单身者往往以“高学历、高收入、高压力;工作忙、有情趣、有期待”的特征而自我享乐地生活着,他(她)们自我意识强,明白自己的需求,不在意外界的看法。我们不必用过于传统的观念去看待他们,对于他们来讲,这是一种选择,大家应给予尊重和理解。
被动单身是需要我们多加关注和给予帮助的。被动单身者大多是受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影响的一部分人群,他(她)们迫于无奈,不喜欢这种状态,时间越久,越无法摆脱这种状态,限于死循环,容易形成一系列心理问题。这部分人群的心理特点是易怒、不合群、自卑、多虑、易紧张、盲目自傲、回避等。
变被动为主动,被动单身也能“脱单”。首先要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弱项,放低姿态,抛弃虚幻回归理性。其次,适当修饰自己,发现自身亮点,提升内涵,提高自信,充分自信是制胜法宝之一,“脱单”指日可待。扩大自己的交际圈也是摆脱单身的方法之一,通过旅游、参加社团活动等,结交新朋友,找到适合自己的人。
某些被动单身者苦苦等待前任回头,其实不如趁早放手,及时忘记过去,结束对自己的惩罚,重燃生活的激情,开始新的恋情。
一些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害羞,缺乏交往技能的单身者,可以通过阅读有传授交往技能的书报杂志、礼仪培训班、交往技能网络视频授课的学习,获得有效的交往技能,必要的时候请教心理专业人员协助提高交往技巧。
单身是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在某种情况下,这是一种可选择的生活状态,而不是对婚姻的挑战。被动单身者要知晓如何及时获取帮助,找到人生的另一半。
崔海松(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精神医学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