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评论/专栏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0月1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余烬录
苏轼乐意被
小学生“肢解”吗
李泓冰
  李泓冰

  节后,一条新闻刷了屏。

  清华附小推送了一个班级以苏轼为主题的大数据研究报告,小伙伴和老伙伴们都惊呆了。我的第一反应是膜拜,现在十一二岁的小孩子太厉害了。虽痴长了几十岁,俺还是傻傻捧本东坡词集,读他的“归来也,西风平野,一点香随马”“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击节于一词一字,得些口角噙香、白首忘机的乐趣。

  一直喜欢苏东坡。不但为了点愚衷,虽九死其犹未悔,更在反复贬谪甚至入狱中,还能在词赋中嘻嘻哈哈,鲜见怨天尤人,把人生过得波澜壮阔又乐天旷达,端的是位有情有义有滋有味的“四有”古人。

  喜欢玩王者荣耀的孩子们,能稳住心神读苏词,已是意外之喜,还弄出了很学术很大数据的堂皇成果,真是愧死一辈子埋在高头讲章里寻章摘句的老先生了。

  且慢。仔细读读孩子们的“成果”,原来是另一种形式的“寻章摘句”。论文题目唬人,《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今人对苏轼的评价及苏轼的影响力》,每一篇写个博士论文也不为过,而结论则是苏轼多少次用到“归来”,用到“子由”,以证其思乡情切,兄弟情深。这和让孩子在假期品读十来首苏词,了解这个特别“有趣”的、会做红烧肉的家伙相比,虚张声势弄些“伪学术”,有什么意义呢?

  更触目的是,那些“论文”字里行间偶然提到“我和爸爸”的闪烁其词。

  毕竟,在短短八天,能熟练运用大数据信息筛选、自然语言处理(NLP)、电子卷宗分析和情感曲线描述,去“研究”3458首苏东坡作品,再天才的小学生,如果没有一个“好爸爸”,恐怕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作业”。

  这就是所谓名校的优势了。能入读的小学生,父母都颇不凡,有个把在计算机领域虎虎生威的“爸爸”,也不稀奇。家长的资源,是塑造孩子的优势环境,这无可厚非。像盖茨聪慧的娘、巴菲特成功的爹对孩子成长的助力,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是,如果在小学生作业里都要拼爹,让没有“程序员爸爸”的学生情何以堪,只能打打酱油?

  所谓作业,其实是体现教育平等的要素。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是一项不能违反的原则,是养成学生诚信、自立、自信意识的要义。总是吃家长嚼过的馍,哪怕这馍做得再精致再美妙,也可能带来精神上的发育不良。如果学校和社会,还相当认可甚至鼓励家长对“作业”的深度参与,就不能不让人生出杞忧来。

  更何况,以如此功利的方式去“读”苏轼,恐怕苏轼复生也会瞠目结舌。阅读,原是很私人、很单纯的乐趣,非要变得如此“有用”,这真的好吗?他老人家恐怕要拈须重复他的名句,“唯愿孩儿愚且鲁”,嘿嘿!

  然后,好心奉劝热衷买学区房的家长,还是洗洗睡吧,要是自己不是软件工程师,就算进了学校,孩子写高大上的作业时,还是只能打打酱油,何必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郊野大地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金融城
   第A18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金融城/基金纵横/金市汇市
   第A22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23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24版:福彩专版
   第A25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7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A28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9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3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提升法治水平更须普治并举
教养与修养
谁又忍心 调侃“辛苦钱”
苏轼乐意被 小学生“肢解”吗
新民晚报评论/专栏A03苏轼乐意被
小学生“肢解”吗
2017-10-14 2 2017年10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