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谁“山寨”了谁
在澳大利亚,ugg一词专指本地出产的一种羊皮制作的休闲靴子。但在美国,大写的UGG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雪地靴注册品牌,而且产品卖到全世界,包括澳大利亚各大城市。要命的是,这两个国家都说英语。所以,美国拥有UGG品牌的德克斯户外公司不让澳大利亚厂商卖ugg,还告上了法庭。
澳大利亚人很愤怒,因为对他们来说,ugg就像羊乳酪之于希腊,是承载本国百年历史的土特产,怎么轮得着美国人来抢夺所有权?德克斯公司也很“心累”:这些年和全世界的“山寨UGG”大大小小打了不少官司,又不能不打,毕竟公司全指望着UGG品牌增长业绩。
“真是太过分了。”澳大利亚皮具公司创始人埃迪·奥伊古尔说,“ugg只是这种靴子的名称,在澳大利亚卖了快一百年了。现在一家美国大公司把名字注册了商标,然后就想不准我们卖。”
奥伊古尔的公司在澳大利亚首都悉尼,德克斯户外公司这次挑中它来杀鸡儆猴,在美国发起诉讼,指控这家澳大利亚公司侵犯商标权,索赔数百万美元。
追根溯源,传统的澳式羊皮雪地靴最早产于20世纪30年代的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东部蓝山地带,当地人穿来抵御山区严寒。不过在变成好莱坞明星身上的时髦单品后,雪地靴很快风靡世界,跨国法律纠纷也就开始了,因为毕竟关系到一个利润丰厚的产业。
德克斯户外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按照该公司官方宣传,UGG雪地靴的原创设计者是澳大利亚冲浪运动员布莱恩·史密斯,他1978年在美国加州圣莫尼卡市开了一家UGG控股公司制造雪地靴,并在25个国家都注册了UGG商标。德克斯1995年从史密斯手里买下这个品牌,如今在包括美国、中国和欧洲各国在内的130多个国家都注册了UGG商标。UGG是德克斯公司的支柱品牌,2017年上半年该公司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20%,达2.09亿美元。
你讲法律我讲历史
手握UGG商标权,德克斯户外公司多年来不停地和各国、主要是澳大利亚的同行业竞争者打官司,阻止对方以ugg之名售卖雪地靴。德克斯表现强势,几乎每次都能达到目的。
2004年,德克斯向20家澳大利亚小型厂商发函,要求对方立即停止以ugg名称售卖羊皮雪地靴。澳大利亚厂商则联合起来向媒体和政界人士发电邮,控诉德克斯的霸道行径。电邮称,澳大利亚有资料证明,一战期间澳大利亚飞行员的装束中就包括一种羊皮雪地靴,1933年就开设有蓝山UGG雪地靴公司,另一家莫泰尔羊皮工厂最早在1958年就开始制售高帮款雪地靴。澳大利亚厂商想借此证明,早在史密斯和德克斯注册UGG商标之前,澳大利亚厂商就开始以ugg之名制售雪地靴。
莫泰尔羊皮工厂也被德克斯盯上过。因为官网地址用了UGG一词,这家小型工厂被告上国际法庭,最后输了官司。
德克斯还成功地让电商亿贝撤下了大部分在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网站出售的非德克斯品牌雪地靴。
德克斯还曾威胁状告澳大利亚《麦格理字典》出版商,因为后者1982年起出的每一版字典里都把ugg定性为一般性名词,而未提及它是个注册商标。字典出版商为了避免吃官司,不得不改了释义。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一家慈善组织开的工厂店叫纽黑文Ugg靴商店,也让德克斯告了,被要求将商店内所有含有ugg、ug甚至ugh字眼的价目表、产品目录册和标签全部交给德克斯销毁。
德克斯的咄咄逼人刺激了澳大利亚人的民族自尊心。2004年5月6日,7名澳大利亚议员故意穿着雪地靴上班,以显示对本土雪地靴厂商的支持。
在美国的官司基本以德克斯胜诉了结,澳大利亚法院却有截然不同的立场。针对德克斯的指控,澳大利亚法庭不止一次作出裁决,ugg只是一个指代用带绒羊皮制成的靴子的一般性名词,并非某个品牌的专有名词。在澳大利亚,德克斯可以继续卖它的UGG,但不能阻止澳大利亚厂商或任何人管自己卖的雪地靴叫作ugg。
但这回出了本国地界,澳大利亚皮具公司还有胜算吗?
要为整个产业正名
坐落在悉尼郊区利德科姆的澳大利亚皮具公司仅有40名员工,每年用澳大利亚自产羊皮制造大约5万双雪地靴。公司创始人奥伊古尔抱怨:“从2009年(德克斯将UGG在美国注册商标之年)之后,我就没能出口过一双靴子,太可怕了。我在全世界的顾客都愿意要澳大利亚产的ugg雪地靴,可是德克斯不让我们卖到世界各地。”
德克斯之所以盯上澳大利亚皮具公司,起因是北美地区有个顾客通过后者网站购买了一双雪地靴,使德克斯得以在美国提起诉讼。奥伊古尔说:“我没有直接上美国去开店销售,不管零售或批发都没有,靴子是通过我在澳大利亚的网站卖出去的,我又不能阻止别人网购。”
德克斯的起诉来势汹汹,除了要求数百万美元侵权赔偿款,还要求澳大利亚皮具公司银行账户内所有“侵权所得”都转给德克斯,并且要将该公司所有雪地靴库存送往太平洋另一边的德克斯销毁。
德克斯称,对澳大利亚皮具公司的起诉不涉及澳大利亚市场,仅针对对方在美国市场的侵权行为,“德克斯公司对己方主张很有信心,期待出庭陈述立场”。
奥伊古尔专程飞去美国打官司,除了应诉,他也想谋求推翻德克斯的注册商标专利,以便为自家产品开拓国际市场清除障碍。“我不光是为了我自己,也是为了整个澳大利亚雪地靴产业在做这件事。”
即使在澳大利亚地盘上,本土厂商面对德克斯这样的大型企业,也没有太多竞争优势。
奥伊古尔说,自家公司生产一双雪地靴成本就要48澳元,德克斯在澳大利亚的UGG专卖店却只卖39澳元一双。“有些德克斯产的雪地靴是在中国生产,估计加上到澳大利亚的运费也就30澳元成本。”
澳大利亚独立党派参议员尼克·瑟诺芬去年曾在议会呼吁为本土雪地靴生产商争取利益:“这场仗值得打。法国人可以保护‘香槟’这个词,希腊不让随便用‘羊奶酪’这个词,澳大利亚当然也可以为本土小制造商保护‘ugg’的使用权。”
不过,澳大利亚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最终没有采取行动。瑟诺芬继续公开声援奥伊古尔的跨国官司,并亲自陪同后者上美国,在德克斯总部门前抗议。他对媒体指责德克斯说:“这完全是滥用商标法的做法……一个24亿美元市值的大公司这么打压一个小企业,这就是一种法律霸凌。”
在哪生产并不重要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品牌专家迪恩·维尔基长期致力于研究是什么因素导致消费者选择购买所谓“原产国”产品。在这方面,德克斯明显落了下风,所以它们注册商标并且为此打官司可以理解。
“德克斯所做的生意是建立在所谓‘次级联想’之上,他们在雪地靴上附加了很多澳大利亚特色的形象,使消费者产生一种这靴子来自原产国的强烈错觉。产品宣传中渲染出一种懒洋洋却又积极乐观的情绪,进而带动消费者也以一种愉悦的心态去购买它。”
对很多消费者来说,雪地靴到底在哪生产并不重要。“就算有人真的关心产地,我们对购买‘中国制造’产品也早已习惯成自然了。”维尔基说。
对美国消费者而言,“澳大利亚”往往让人联想到度假休闲,所以买双雪地靴感觉就像买旅游纪念品。“不过,次级联想可能被其他竞争对手抄袭,从而失去价值。所以注册商标是很聪明的举动,它可以确保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
维尔基说,其实澳大利亚普通百姓并不太关心这场官司,因为当地人很少在公共场所穿ugg雪地靴,他们通常把它当家居鞋穿,澳大利亚本土的ugg雪地靴主要还是卖给外国游客。
这场官司,目前还在等待最终判决。 邵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