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伊朗再度示强
沙特4日成立最高反腐委员会,逮捕数十名王子、现任和前任大臣。所有被捕人员的银行账户和财产已被冻结,罪行一旦查实,财产一律收缴国库。有报道称,随着反腐行动继续扩大,沙特政府预计最多可没收3万亿沙特里亚尔,约合8000亿美元。
此次反腐风暴由沙特王储穆罕默德主导,他2016年推出“2030愿景”,意图通过经济和社会改革“双轮驱动”,使沙特转型。沙特王室拥有超过5000位王子,部分成员贪污腐败,早已引起巨大不满,反腐既能营造开放透明的商业环境,也是顺应民意。
也有分析认为,反腐与沙特王室内部权力争夺有关。有媒体报道称,81岁的国王萨勒曼将在明年把权力正式移交给穆罕默德,在此之前必须消除王室内部异议,巩固王储权力。权力巩固后,穆罕默德就能实现内政外交上的一系列主张,尤其是他对伊朗态度强硬,声称要“硬碰硬”。
厦门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范鸿达指出,沙伊关系紧张,主要原因是叙利亚局势变化有利于伊朗,伊朗在中东的地位有上升趋势,这是沙特不愿看到也难以接受的。
沙特费萨尔国王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王霆懿同样认为,沙特在也门、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卡塔尔等国的军事或外交行动,最终矛头都指向伊朗。
想要“根治”也门内战
沙特加大对也门胡塞武装的打击力度,先惩罚这个伊朗盟友。
以沙特为首的多国联军5日晚宣布,将封锁也门通往外部的陆海空通道,以阻止伊朗向胡塞武装运送武器弹药。胡塞武装并未示弱,7日威胁向沙特和阿联酋的机场、港口等重要区域发起更多导弹袭击。伊朗外交部说导弹袭击与伊朗无关,沙特应该通过外交渠道终止也门暴力冲突。
王霆懿认为,沙特一方面将继续加强导弹防御力量建设,加大对重点地区的反导防御,另一方面可能会寻求也门问题的根本性解决方案,毕竟沙特一向把也门视作“后花园”,导弹袭击对沙特国土造成了直接威胁。
与黎巴嫩关系紧张
黎巴嫩总理哈里里辞职,同样暴露出沙特与伊朗的争夺。
黎巴嫩联合政府中,哈里里所属亲沙特阵营与伊朗支持的真主党内讧不止。哈里里指责真主党是伊朗帮凶,什叶派的真主党则说,哈里里上任不到一年突然在异国辞职是遭到逊尼派大国沙特逼迫。王霆懿认为,沙特与黎巴嫩的关系受哈里里辞职事件影响明显恶化,沙特对黎巴嫩恐趋向强硬。
另外,伊拉克副总统、逊尼派的努杰菲7日称,伊朗支持的伊拉克什叶派民兵是伊拉克最大安全威胁,美国应加大对伊拉克逊尼派军事援助。这似乎预示着,在美国支持下,沙特也可能在伊拉克与伊朗争夺。
郑昊宁 胡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