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1月1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孙悟空”打出一片天
朱 渊
  朱 渊

  即便《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动画电影风靡多年,在许多人的记忆里,最能打的“孙悟空”,始终还是在黑漆漆的木偶剧场里,在那些隐身幕后的叔叔阿姨们出神入化的操控技艺里,在聚光灯照耀下仿佛“活”起来的偶人的眼睛里。

  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海派木偶戏,至今仍在城市大大小小的舞台上演。上海一代又一代的孩子看着海派木偶戏长大,岁月荏苒,那份最初植根于心田的真善美始终伴随着他们。

  尽管有着深厚积淀和辉煌历史,可说起木偶戏,不少人对它仍有着深深的误解,觉得那就是“孩子的玩意”。事实上,木偶戏最早可追溯至三国时期,又称傀儡戏。隋代开始用偶人表演故事。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伴奏。

  作为木偶戏重要分支,海派木偶萌芽于清末民初。清代光绪年间,崇明就有木偶戏流传。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左翼文化人士运用现代创作理念,将外国儿童文学作品首次搬上了中国木偶戏的舞台。1960年在上海红星木偶京剧团的基础上正式组建了上海木偶皮影剧团,1964年更名为上海木偶剧团。几十年来,剧团博采众长,发展了海派木偶艺术,尤其在杖头木偶的基础上,创造出横挑木偶、布料铁枝木偶、海派特技杖头木偶、折纸杖头木偶、杖头橡胶木偶、绒线木偶、线条木偶、人形木偶、巨型木偶等许多新品种。招牌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春的畅想》《卖火柴的小女孩》等不仅在国内外拿奖拿到手软,连国外木偶剧团都争相搬演哩。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家装专版
   第A22版:金色池塘
   第A23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第A24版:专版
真诚的张力
吃饭与涉外
“孙悟空”打出一片天
莫让赠品成“废品”
汤布院的诱惑
偶遇网球
新民晚报夜光杯A19“孙悟空”打出一片天 2018-01-12 2 2018年01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