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余光中辞世,两岸、全球华人同声悼念。在这一点上,看法一致,几乎没有争议。他的乡愁,道尽母子、恋人真爱,有家国大爱,同感共鸣,流传广泛。世人怀念他,也是对诗人、诗性的普遍缅怀。
陈凯歌酷爱唐诗,信手拈来,如数家珍,否则不会在展卷“寻宝图”时将《长恨歌》念念不忘作为标记,不会不厌其烦在片中反复吟诵“云想衣裳花想容……”。他的大唐、杨贵妃、李白、白居易,不知是否是中国人心中的样子,但好电影一定诗意盎然,大气磅礴。
诗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它备受推崇,正因它字斟句酌,浓缩凝练,以一当十、以一敌百。现在诗人不写诗,可与诗沾边、“抗衡”的只剩广告语。说其乃当代的“诗”,也不为过。作为广告的“诗眼”和灵魂,看似简单,实则不易。诗言志,广告语演绎“产品志”。与诗一样,它需要高度文字概括,锤字炼句,在有限字数内,提炼出金句,精当。
当然,广告语不是一般的诗,它有营销目的。判断好坏,也不像诗歌的怡人悦情,优美隽永。好广告语,首要促进销售、有鼓动力,再者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传颂,最后不产生歧义、有负面观感。恰恰市面上售卖的“行货”,简单,粗暴,不断重复,恶俗到底。人家百厌不看,你向谁唠叨?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人心一样,不是比不“诚”。
在满眼技术、资本驱动的世界,什么都可抛下,惟人文思想与价值,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自揪头发离地,人人不可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现代人不读诗,让广告语插上诗性的翅膀,“广告诗句”愉悦身心,至少不污人的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