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柏兴施水,根娣生情
柏兴撑水施水,维系起了邻居们温馨的感情网络。那真是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岁月啊,是我童年时代最难忘怀的美事之一。柏兴的柔橹声在梦中轻悠悠地响着,过不多久母亲就在风炉上炖开了那水,便唤祖母、伯母和婶母,包括姨太婆、柳姑娘她们起床吃早茶。父亲以及伯父、叔父他们是男客,一般不在家里用早茶的,而是到双泉茶馆孵茶馆。我们这些孩子则伴在祖母身边轧闹猛,自然,柏兴施水沏的茶是不会不尝的。我印象中那茶真是香甜啊,就着它吃什么早点都津津有味。我祖母知书达理,经常对着母亲说:“二少奶,柏兴辛辛苦苦撑水送水,我们可别忘了回敬人家啊。”
其实用不着祖母关照的,母亲早就留心这一点了,只要有可能,总会回敬柏兴的,一是逢时过节重点回敬,二是平常日子点滴回敬。苏州的时啊节啊真是多,一个月中三分之一的日子搭上了时啊节的,正月里就不要说了,天天都有名堂,就是二月里,也有许多名堂,有“土地公公生日”、有吃“撑腰糕”的节日、有“文昌会”、有“百花生日”、有“观音生日”、有“解天饷”节日等等。每逢这样的日子,母亲都会给柏兴备上些食品。譬如二月初二吃“撑腰糕”是苏州人的一个风俗习惯,父亲曾给我们吟过古诗“片切年糕作短条,碧油煎出嫩黄娇。年年撑得风难摆,怪道吴娘少细腰”。到了那天早晨,母亲会将糕炸得金黄松软,用油纸包着放在铜水壶里用绳子挂到柏兴的船上,一边倚在窗口对柏兴说:“柏兴,吃块撑腰糕吧,把腰板撑得挺挺的,撑水就更有力啦!”
柏兴一边取糕后灌水,一边连声道谢:“谢谢二少奶的撑腰糕。”
这只是食品之类,也有生活用品,通过沿河的窗子送给柏兴,以为酬谢。
由于水巷里许多人家都会在取水时挂下些时令小吃和生活用品什么的,柏兴吃不胜吃用不胜用,就来了个大循环大周转,取之于张家的东西转送给李家,取之于李家的东西转送给王家……都凭着窗口绳子的牵挂。这下,就更增浓了邻居们的情谊。柏兴还关心着邻居中的孤寡贫穷者,他会在送水之时向这些人家转送点心小吃和生活用品,但他没料想,就此一招给他自己增添了几许麻烦。
巷子里有个三十出头的寡妇叫根娣,生活甚是清苦,她自然成了柏兴重点照料的对象。柏兴在给她送水时经常会附上些别家送的食物和用品。柏兴完全出于怜悯心肠,却不料时间一长根娣萌生了别样的情愫。她也同情着柏兴的处境——四十几岁了,仍是光棍一条,没有女人体贴,没有小辈承欢,年纪再增大,将更加孤独凄凉。于是她在领柏兴之情时有意给了回敬,譬如给他做双新布鞋,给他缝件棉背心,就通过窗口的绳子送到他船上。柏兴却对根娣的表示无动于衷。根娣不免有些焦灼,就想伺机与柏兴谈谈,但这是很不容易的,觅不着时机。
她曾经试图到茶馆找柏兴,但走到茶馆门口就定住了脚步,因为她是个寡妇,寡妇门前是非多啊。哪怕她平时深居简出,还有些轻骨头男人找她麻烦,例如,邻居中有个名唤虎林的鳏夫一次看到根娣走近茶馆,就贼忒兮兮地凑上前去说:“哎呀呀,根娣啊,你真是难得出门的,是不是去茶馆吃茶啊?来,我来替你会钞。”
根娣不理他,顾自扭头朝家里走,虎林就紧缠着,一边还伸手去拉她的衣襟。
“走开,癞皮狗!”她动了怒,朝他手背上打了一下。
“你家里才养了只癞皮狗呢。”虎林叫道。
根娣一惊,以为虎林看出她心仪柏兴,就红着脸回了一句:“谁家里养癞皮狗?”
“你家不养着一条阿黑么?”
根娣这才松了口气,她家的确养了一条名叫阿黑的大狗,是她男人生前就养了的。这狗也真是忠实真是厉害。想到阿黑,根娣就胆壮了许多,道:“你敢来?就叫阿黑咬你!”
“咬就咬,我不怕它。”
虎林见四周没人,就拦腰去抱她,她情急之中大呼一声:“阿黑。”
这声呼唤真灵,果真遥遥便听见了狗叫,虎林听闻狗叫慌忙逃窜。他前脚逃,阿黑后脚至,正欲扑向逃窜的虎林,却被根娣喝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