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网约车为“马甲车”
近期,打破合理优惠幅度的“低价出行”“超低价出行”现象再次“抬头”,市民网约到的车子虽然车型、颜色、车牌号末尾三位数字与网约车平台相符,但司机联系电话与平台软件显示不一致,平台软件显示的车籍地“沪”,也变成了“皖”“赣”等外省简称。
上海市交通执法部门介绍,这就是常说的“马甲车”,是“黑车”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占了网约车四成的比例。其原因与网约车平台只对车子进行线上审查,让那些不具备营运资质的私家车通过造假手段获得资质审核有关。
自3月21日至4月2日,上海累计查处了非法网约车超过211辆,其中,“滴滴”平台148件,“美团打车”平台63件。
4月3日,上海市交通委执法总队又在虹桥机场T1航站楼、虹桥机场T2航站楼、虹桥火车站等共14个执法点开展代号为“天网2号”的网约车非法客运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查处利用网约平台从事非法客运的案件37件,其中“滴滴”29件,“美团打车”6件,“神州”1件,“嘀嗒”1件。
失信企业将入“黑名单”
按照有关规定,首次被查的违法驾驶员将被罚款10000元,暂扣驾驶证3个月;如果第二次被查处,罚款为30000元,暂扣驾驶证为6个月。另外,网约车非法客运违法当事人信息也将被录入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影响其在上海享受相关公共服务。
处罚驾驶员的同时,交通执法部门也依据《上海市查处车辆非法客运办法》规定,于3月22日、3月30日先后对“美团打车”“滴滴”两个平台开出了10万元的行政处罚单。据了解,这是“美团打车”上线运行以来的首张罚单,也是“滴滴”第8次被罚。
罚单开出后,“滴滴”已于昨天下午接受处罚,但截至昨天下午“美团打车”仍未接受处罚。
不止于此的是,“美团打车”虽已获得上海市网约车相关经营许可证件,但其从3月21日上线第一天即被上海市交通委、公安局、价检局三部门联合约谈至4月3日,仍未按相关规定,将其打车平台注册车辆及驾驶员的相关数据接入上海市的行业监管平台。
执法部门表示,对已取得上海市网约车相关经营许可证书却违规营业还拒不整改的网约车平台企业,将依法采取注销、吊销行政许可证等处罚措施,涉及企业失信行为的,还将依据《上海市社会信用条例》的有关规定列入失信名录。
加大力度处罚“老油条”
有网友认为10万元的罚单对“不差钱”的平台只是九牛一毛,需加大处罚力度规范平台“任性”行为。网名“jdtj忍无可忍”的网友甚至发帖称,“对像滴滴这种屡犯不改者,抓一个就罚1000万,抓2个就罚2000万,依此类推,看他有钱还任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