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4月0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请客
顾 土
  顾 土

  人生各异,多姿多彩,但都少不了请客这一项,请亲友、请同事、请同学,还会请乡里乡亲,当然也有请上司的。

  请客就是吃饭。至于饮茶、泡吧、喝咖啡、吃哈根达斯之类,近些年尽管也被说成请客,但还不流行,其实这几样如今并不比吃饭便宜。

  请客的原因五花八门,婚丧嫁娶、送往迎来、请托答谢,哪样都不能不请客,不请的话,挨骂事小,自绝于人群事大。人生下来,满月要请,生日要请,一把年纪之后,祝寿也要请,为了孩子、为了自己,为了长辈,大家聚在一起吃一顿是免不了的。

  从前请客,无论做东还是做客,吃确实最重要,流行的调侃是:饿了好几天啦,就等这顿呢!现在有钱没钱的,吃,恐怕都已退居二线。有的朋友在乎喝,啤酒论瓶,白酒论斤,菜没动几筷子,话已经颠三倒四了。更多的朋友在乎的是聊。或许憋了一肚子话要说,或许在家沉溺网络太久,或许刚看了一条微信急于想发议论,只要一入席,也不管这顿饭为的是什么,上来就直奔自己的主题,不和在座的诸位争个脸红脖子粗,不把自己整成个专家,他老兄好像誓不罢休。

  多年请客和被请的经验告诉我,请客主题没有不被彻底抛弃的。明明吃这顿饭为的是下一代的生日,可小孩最终都被晾在一边,大人们从头到尾都在为半懂不懂的宏大议题高谈阔论;明明说好了是老同学聚会,几十年不见,却不诉离别衷肠,而是在那里为了一个十万八千里以外的事情吵得你死我活。

  最尴尬的请客,大概是目的专一的那种。人家请你吃饭,图的是推广营销,可产品介绍尚未收尾,饭桌上早已离题万里,剩下请客的那位只得独自低头喝闷酒。如果有人不计得失,甘愿出钱为他人的时事讨论提供场地和酒饭,当然是皆大欢喜,但也有人目的始终如一,一听跑题就立马往回拉,结果人人扫兴。我曾经吃过这样一顿饭,请柬上写的是介绍海外旅游保险,在座的来自天南海北,做东的一听我们的议论和身份,就开始不停地低声向属下抱怨:都和我没关系!请的人都不对!我们只好装聋作哑,勉强吃了几口,纷纷散去。

  过去同学、朋友聚会,按理说不能叫请客,但吃到最后,常常变成了请客,因为出面付钱的那位肯定身在生意场上,好像他们理所当然应该请客。“不宰他,宰谁!”这句话原本应该是潜台词,可有人酒酣耳热之际,往往还脱口而出。做生意的那位也特别识时务,举杯对答:没问题,小意思,我请!服务员,结账,刷卡!然后大家一哄而散。

  现在,起码同学聚会,请客制正逐渐转变为基金制,人人交钱,有号召力的那位管账。每次饭后都会发微信:此次聚餐共花销多少,结余若干。假如亏损,也会有微信过来:账上亏空,我已垫付,请转账一百。

  每次看到这样的微信,我都觉得,吃自己的,还是比吃别人的轻松一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科创上海
   第A07版:财经新闻·广告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夜光杯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阅读/连载
   第A19版:军界瞭望
   第A20版:军事瞭望
   第A21版:康健园
   第A22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我爱丁香
请客
教者之心不可不细
卓别林对范瑞娟的演技特别欣赏
春钓河塘(油画)
咏白玉兰
翠柳轻拂广富林
新民晚报夜光杯A16请客 2018-04-09 2 2018年04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