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4月1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飞吧,蒲公英
燕超
  燕 超

  和儿子在楼下玩,发现草地上有几株绒绒的蒲公英,就拔下一株,使劲吹了一下,小伞兵们列队在风中飘向远方。

  儿子却没有兴奋起来,神情严肃地问我:“这些小种子能不能就在妈妈身旁发芽?”

  “不行,蒲公英如果挤在一起,就都长不大了,蒲公英妈妈希望他们跑得远远的。”

  说着我准备再拔一株蒲公英让儿子吹,可他却带着哭腔对我说:“你能不能不要吹它?小种子想和妈妈再待一晚上,明天风来了,他们会走的!”

  儿子的话一下子触到了我内心的痛点。我们何尝不是蒲公英?当年我们也曾离开父母,独自出去打拼,而我们的孩子,将来也会离开我们。亲情难舍,乡土难离,这是一种令人感动的情绪,也是一片必须用无奈去面对的情愫。

  年幼的时候,我和父母住在山东一个中学里。每年的寒暑假,都会有一次全家行动——回上海。要在拥挤的火车里坐二十几个小时,对我这样的小孩,那真是无尽的折磨。但是父母却很兴奋,每年都在盼着这样的日子。父母在山东生活了大半辈子,妈妈已会说一口地道的山东话了,但是对故乡、对父母的眷恋,依旧是那么深刻。

  记得有一年暑假没回上海,只有我们一家人住在学校空阔的大院子里。爸爸从器材室拿来二胡和扬琴,会自得其乐地弹奏一些很好听的曲子。妈妈会拿着铅笔在一张纸上画素描,有时还会泡一些红糖水,叫做下午茶。爸爸甚至有一次花了很大的功夫,把一些糙米碾碎之后,加上糖蒸熟。爸爸说这是老家的点心,叫做松糕。尽管我觉得很难吃,但仍然对故乡非常神往。

  很多年之后,我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那是他们在怀念故乡,怀念与自己父母共度的童年。

  我虽然自幼在北方长大,但在我的内心,也和我父母一样,把自己当做一个江南人。或许他们的乡愁太浓了,以至于通过血脉传给了我。

  今年我心血来潮包了很多肉粽,送给父母品尝。妈妈老怀安慰地对我说:“我从年轻到现在,一直没有跟你爸学会包粽子,但两个儿子都学会了!”我能体会到父母享受的不是粽子的美味,而是欣慰地发现,他们孩子的血脉里也流淌着与他们同样的乡愁。

  有时,我们不得已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有时我们甚至会走得很远。对我们来说,乡愁不仅是一份牵挂,更是一种强烈的传承意识。我们的父母就像蒲公英一样,把我们这些小种子送到风中,飘向远方。他们不仅希望我们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更希望我们长出跟他们一样深绿的叶子和金黄的花朵,播出携着白色羽翼的种子。我们是父母血脉的延续,更是父母乡愁的延续,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连载
   第A21版:阅读
   第A22版:新民法谭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旅游
   第A26版:旅游资讯
   第A27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广告
   第A28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广告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旅游资讯
更将花谱通香谱
飞吧,蒲公英
山和水 (中国画)
厨师会失业吗?
愚不可及
西岸之“迷”
新民晚报夜光杯A18飞吧,蒲公英 2018-04-17 2 2018年04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