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光耀荣宝斋
颜梅华与北京荣宝斋似乎有着不解之缘。随着上海友谊商店画展的成功,颜梅华在荣宝斋的作品也日益受到关注。当时,近代大写意花鸟画一代宗师李苦禅的儿子李燕在荣宝斋做编辑,他见到颜梅华画的一幅《松鼠枇杷图》,爱不释手,便提出以其父李苦禅的一幅花鸟画换之。“李苦禅的画换颜梅华的画”,一时成为当时京城画界的美谈。
1984年,颜梅华应荣宝斋之约,编写出版了《荣宝斋画谱——人物部分》,以及《动物猴》、《舞蹈芭蕾》、《狮虎豹》等画册。
然而,颜梅华并没有就此陶醉。颜梅华还要画他心中的山水。颜梅华以其熠熠生辉的人物画在中国画坛打开了自己的一片蓝天,继而又以其出神入化的花卉、灵禽、走兽作品令人心悦诚服。而在他看来,一个不会画山水的中国画家是不全面的。在这数十年来,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十年间,颜梅华在山水画上没有懈怠过一天。
此时,北京荣宝斋二楼新改建完毕,正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一位合适的画家,准备筹办一次画展。他们选中了颜梅华。荣宝斋副总经理米景扬和一位业务的负责人前来上海和颜梅华商讨画展事宜。他们首先提出的问题是,荣宝斋新展地容量较大,估计需要百幅作品,而且题材和内容要丰富。颜梅华信心满满地答道:“没问题。”接着,他们询问颜梅华,有没有其他要求。颜梅华说:“荣宝斋能为我举办画展,是对我艺术上的充分肯定。我没有任何要求。”米景扬一拍大腿,回首对那位业务负责人说:“你们看,在我意料中吧。颜先生在经济利益上不会计较,其人品我们早就知道。”
位于北京和平门外的琉璃厂大街,起源于清代,是中国最有名的一条文化街,有着层次最为丰富的人文资源、典故、人际等人文景观。所有这些,也构成了中国人精神世界里“民族灵魂”的一部分。琉璃厂有许多著名老店,如槐荫山房、茹古斋、古艺斋、萃文斋、一得阁、李福寿笔庄等,还有中国最大的古旧书店中国书店,以及西琉璃厂原有的三大书局——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而琉璃厂最著名的则是荣宝斋。
荣宝斋的前身为“松竹斋”,光绪年间取“以文会友,荣名为宝”之意,更名为“荣宝斋”,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荣宝斋在其多年的经营与收藏中,与书画家们结下了深厚的翰墨情缘,被视为“书画家之家”,多有佳话。中国现代一批顶尖艺术大师如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徐悲鸿、潘天寿、傅抱石、于非闇、石鲁、吴作人、李可染、谢稚柳、刘海粟等,以及当代许多著名书画家,都曾在荣宝斋留下了珍贵墨宝。这座坐落于西琉璃厂街上古色古香、雕梁画栋的高大仿古建筑,是中国书画家心目中的艺术殿堂。
1991年10月5日。北京秋高气爽。颜梅华大型画展在荣宝斋隆重开幕。百十幅人物、花卉、走兽和山水精品,布满于荣宝斋展厅。那天,前来祝贺、观展的人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荣宝斋。主办方只得临时采取措施控制人数。
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汉生来了,与颜梅华握手亲切交谈。原定启功大师剪彩,因当时交通堵塞一时赶不到,由中国画坛德高望重的白雪石老先生主持开幕式。没过多久,启功大师匆匆赶到,拱手对颜梅华说抱歉抱歉。老舍夫人胡絜青对画展赞不绝口。首都书画家及京城名伶张学津、吴素秋等也一一到场。可谓盛况空前。
颜梅华的山水令人耳目一新。荣宝斋副总经理米景扬后来评论道,此前,颜氏山水画深藏不露,不轻易示人。此次画展上,其风格清新而精致,厚积薄发的颜派山水一经展现,便令画坛瞩目。自此,颜梅华的人物、花鸟、山水,在业界有“颜氏三绝”之誉。
而在这次画展上,颜梅华的扛鼎之作《水浒一百零捌将》长卷惊艳亮相,更让无数参观者为其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称赞喝彩。同年冬,这幅珍贵的画卷被日本长崎“江山楼”以人民币60万元的价格买走。由于参观者络绎不绝,画展又延期了一周才谢幕。荣宝斋大型画展的圆满成功,奠定了颜梅华在中国画坛的大家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