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市经济学会会长 周振华
~~~上海市经济学会会长 周振华
~~~上海市经济学会会长 周振华
     
2018年04月2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倾力打造“卓越的全球城市”这张名片
上海市经济学会会长 周振华
邵宁
  今天,中国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需要拥有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的“全球城市”。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应该、也最有可能崛起为“全球城市”。据国务院规划,上海将在2035年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到2050年全面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上海应当抓住机遇,倾力打造好这张名片。

  上海选择发展目标,要比肩世界最一流的城市。“卓越的全球城市”的标志,主要是看有没有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具体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衡量:一是有活跃的商机,活跃的市场活动、活跃的创新创业活动。二是有各种各样的平台、各种类型的市场。这些平台和市场犹如一个大舞台,吸引世界各地的“演员”前来“演出”。三是良好的营商环境,一切都是井井有条、高度透明的,碰到问题和纠纷能够迅速处置。四是优越的人文环境。在各类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才,而人文环境对人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五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包括交通、空气、河道、绿化、城市公共空间,等等。六是城市安全,包括社会治安、食品安全、水电煤等城市生命线的保障,等等。

  近年来,上海城市的硬件环境已经有了巨大的飞跃,我们拥有现代化道路、桥梁、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轨道交通的规模也达到世界第一。但打造卓越的全球城市,更重要的是增强城市软实力。

  上海的各种平台、市场体系比较健全,但是市场能级还不够高,比如上海证券市场,就不如纽约、伦敦那么具有全球影响力。我们要全力以赴改善营商环境。经历了改革开放40年、浦东开发开放28年、自贸试验区建设四年,上海的营商环境已经有了许多制度创新。不过,市场的公平竞争、透明度还有差距,“玻璃门”“弹簧门”等现象依然在某些领域存在,在信用体系建设、市场主体权益的保护,包括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制度还有待健全。

  在人文环境方面,上海一直有较好的基础,海派文化是上海得天独厚的优势,许多海外人士对上海情有独钟。近年来,上海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城市公共空间越来越美,城市居民的安全感不断增强,这也为迈向卓越全球城市打下了基础。我们还需要努力提升国际化程度,让多元文化并存交融,让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人才感到亲切,更好地融入上海。

  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打造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是本质,并且,这种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是高能级水平的。这就要求我们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进行探索和创新,充分发挥上海战略优势,增强核心功能,提升城市能级。

  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必定有利于每个上海人,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也离不开每个上海人的改变与努力。      (邵宁 整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公告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专版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民教育/健康E题
   第A24版:中职风采/新民教育
   第A25版:新民教育/中职风采
   第A26版:汽车周刊
   第A27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专题
   第A28版:车界车市·广告/汽车周刊
   第A29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30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31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32版:广告
让“四大品牌”更响、更远、更广
让产业工人收入增长 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
倾力打造“卓越的全球城市”这张名片
新民晚报要闻A04倾力打造“卓越的全球城市”这张名片 2018-04-25 2 2018年04月2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