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7月0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蚊子激发无痛微针
凌启渝
受蚊子启发的免痛微针
  毫无疑问,你不喜欢打针。针头扎进皮肤,不说“撕心裂肺”吧,但还是挺让人害怕的。同样肯定的是,你也不喜欢蚊子,嗡嗡地骚扰不说,还时不时偷偷叮人,传播疾病。

  不过,有些科学家倒是从奇特的角度,对蚊子作了诸多深入的研究。比如,有人研究了小小的蚊子在雨中不被雨点击落的物理原因;还有的则研究被蚊子叮时,人为什么不感觉很痛,进而想探索这个机制能否用来减轻人们接受注射的痛苦。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团队从现有的科学研究中,归纳出蚊子叮人吸血时,大致是用3种方法减轻对象疼痛(当然,蚊子不是好心,而是怕如果被叮者立刻感觉到剧痛,自己就更容易暴露、被拍死了)。一是分泌唾液,它的唾液中含有麻痹感觉的蛋白质。它吸血用的口针束刺破皮肤时,是振动着的,从而减少了扎入所需的力。而口针束外壁的锯齿形也让穿刺皮肤更为容易。(顺便一说,模仿这种锯齿的针头先前已经开发出来了。)

  现在,俄亥俄团队又发现了蚊子采用的第4种方法。他们检查了雌性伊蚊(伊蚊是北美洲最常见的蚊子),发现它口针束的各处在刚度上是不同的。口针束的外壁,越靠近中心刚性越低;而上下而言,是越靠近尖端的部分越软些。

  团队成员巴拉特·布尚说,“这样的结构对减轻疼痛很重要。较软的针尖刺入皮肤时比较顺利,皮肤的变形小,导致的疼痛就小一些。”

  他们认为,综合上述蚊子口器结构的几个因素(还没算上麻痹因素),使蚊子只需施加人工针刺皮肤所需力的三分之一,就能完成叮人动作。

  可恶的蚊子竟然给了科研人员灵感。布尚团队一一消化蚊子的诸多“窍门”,结合到自己的实践中,创造刺穿皮肤却不引起强烈疼痛的人造微针头。针头实际上由两根针组合而成,一根针会在插入时注射麻醉剂(当然不是蚊子唾液),而另一根针则用于抽血或注射必要的药物。附图的左侧表明,针头尖端内较硬、外较软,上部较硬、端部有点软,外侧带齿形,使用时会振动,这无疑是将蚊子口针束的结构“全盘接收”。试验表明,至少在理论上是成功的。

  造一根这样的针,眼下成本还太高,不可能在所有病例中使用;但对于婴儿,或患有打针恐惧症的人来说,可能是好的选择。

  布尚总结道,“制造这样的微针,从材料到知识,其实是万事俱备;下一步要做的是寻找资金来支持创建和测试这种设备。”

  蚊子坏透,无需多言。蚊子的叮咬传播疟疾,威胁世界上一半人口。单在2015年,疟疾就造成42.9万人死亡。不过这一次,蚊子启发的无痛注射针,却与上述可怕的数字无关。蚊子算是对人类健康作了个积极的示范。

  本研究发表在《生物医学材料的力学》杂志。凌启渝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新视界
   第A05版:新视界
   第A06版:文体汇
   第A07版:文体汇/聚焦
   第A08版:伏尔加之波
   第A09版:伏尔加之波
   第A10版:伏尔加之波
   第A11版:伏尔加之波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4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
   第A18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A20版:特稿/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A22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4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蚊子激发无痛微针
现代版 自动摆渡船
晨检消毒机器人
得变色龙真传 纳米激光变色
新民晚报新智/星期天夜光杯A22蚊子激发无痛微针 2018-07-08 2 2018年07月0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