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9月2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小木雕,大大身世
萧岩
  萧岩

  木雕艺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而黄杨木雕以其紧密、坚韧的木纹成为理想的雕刻材料。黄杨木雕实物可考最早出现在清代,到近代逐渐形成各种流派,其中,上海的海派黄杨木雕就以其中西融合而别具一格。

  海派黄杨木雕的创始人叫徐宝庆。上世纪40年代,徐汇区土山湾地区曾有外国人开办的孤儿工艺院,许多国家的专职老师教授多种艺术技能,其中就包括雕刻技艺。在那里,徐宝庆系统地学习了西方素描、雕刻、绘画及文化艺术等知识,师从西班牙雕刻大师那勃斯嘎斯和日本的著名雕刻大师田中德,同时又向浙江木雕师傅学习中国传统的木雕技巧。如此这般中西汇通,遂成一派:他在西方雕刻手法上,融合中国传统雕刻艺术手法,形成了圆润明快的雕刻风格;题材上,则走出西方宗教人物故事等主题,而着重表现生活场景、文化内涵、传统信息和浓厚的民族元素,为木雕作品赋予了更多灵动与韵味。

  且看这座代表作《撑骆驼》:神态生动,气韵流转,笔法明朗;捕捉的是极速的系列动作中停滞的一刹那,动中取静,静中又分明接通了前后的无限之动,着实令人赞叹!

  多年来,徐门弟子继承发展了海派黄杨木雕的艺术风格。惜乎,近几十年,纯手工、慢制作的精细理念与市场化制作的成批化、机械化与模式化要求发生冲突,这门绝技,也仿佛雕像一样,停滞在了一时。这有着大大历史的小小身姿,能否再次活动起来,再次如孩子的笑脸般青春四溢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展馆/新民印象
   第A11版:展馆/新民印象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4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6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新民法谭
   第ZF01版:中缝4-21
有感于学生书包的错位
小小木雕,大大身世
三十年后再住院
兄弟永怡
一块宝石花手表
“龟女”抗婚记
新民晚报夜光杯A22小小木雕,大大身世 2018-09-21 2 2018年09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