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于新场的洪东街,走进64号的胡氏老宅,便会见到仪门上的“兄弟永怡、居仁由义”的两幅砖雕题额。
胡氏老宅的主人叫胡桂清,老宅建于1931年。前后二进,宅第雕刻精细,格局完整,沿街面为两层带腰檐,六扇原色木板大门高大,内有仪门,上书“兄弟永怡”。意为“永”字辈、“怡”字辈世代相好如兄弟般互帮互助。
胡氏老宅由胡桂清弟兄两个共同建造,他们的先辈来自哪里已无从查考。兄弟俩出生于新场镇东南,从小家境贫寒。长兄胡桂清一字不识,自小就跟随父亲学手工编制竹器并在镇上摆摊经营。
在胡桂清十三岁时,母亲去世,十九岁时父亲也追随母亲而逝。长兄为父,胡桂清便独自承担起了这个家庭的责任,并将弟弟胡桂卿送进了当地的一所私塾读书。
最初创业的艰难自不必说,胡桂清总是吃苦在先,负责到江苏、浙江等地的山上采购毛竹等原材料,风餐露宿,历尽千辛万苦。弟弟胡桂卿在家忙里忙外掌管经营和销售。兄弟两个同心同德,一起努力,创办了新场镇上有名的“胡义盛竹木行”,盖起了这座胡氏大宅院。宅院落成之时,请镇上的乡绅在仪门上题写了“兄弟永怡、居仁由义”八个大字。
此后的岁月里,胡家兄弟共同居住在此。儿子辈的名字都带有“永”字;孙辈的名字都带有“怡”字。
仪门上的八个大字其意深远,“兄弟永怡”的“怡”字,是和气、愉快的意思,兄弟在一起要做到和和气气、快快乐乐;“居仁由义”的“仁”字,是同情,友爱,互助之意。“由”是自上而下的意思;“义”字,就是讲情义。“居仁由义”就是指居住在这里的人都要互相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一家人不管大小都要重情重义,和睦相处。
75岁的胡桂清儿子胡永安在《新场梦华录》一书中这样口述:“我父亲一辈子吃苦耐劳,从不摆阔气,平和待人,勤俭持家,兄弟和睦,以88岁高龄走过了他创业的一生。”
胡氏仪门上的题匾从此成为胡氏家族的传世家训。仰望八个大字,虽经岁月风雨的洗刷,依然昭示着人性的温暖,如门前的洪福港静水流深。